党建+创新,精简办事流程,持续引发市场活力。坚持党建赋能匆匆改革,将支部建在项目上。采取“一个项目一个支部”模式打造“先锋工地”,推动成立重大项目临时党支部38个,党员专班职员在项目现场全过程跟踪做事,各种审批事变提前参与,各种问题现场“会诊”办理,手续得到简化、效率得以提升。实行“拿地即开工”特色做事,助推荣事达智能家电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100天,刷新了项目培植新速率。为深化模范机关创建,创新推出“一照通办”专区做事,实施党员带班,梳理出7大行业55个场景涉及32个行政容许类事变纳入“一照通办”系统。加快推出信用审批“承诺即入”模式,出台《共青城市实行信用审批打造“承诺即入”新模式履行方案(试行)》,共梳理14项“承诺即入”事变。通过实施容缺办理、并联审批,真正实现证照联审联办“一趟清”,荣获2022年度全省政务数据共享运用创新案例。
党建+做事,缩减做事间隔,持续优化做事质量。坚持党建“红心”引领,政务做事“全心”护航,搭建政企沟通“心连心”桥梁。建立健全赤色“小赣事”帮代办中央,实行“赤色政务+邮政代办”做事模式,帮代办事项8000余次,让“足不出户、轻松办事”成为新体验。成立57支党员做事队,深入推进“进万家门、排千企忧、解百姓难”作风培植大提升行动,与企业零间隔面对面互换、心连心沟通,折衷办理企业诉求346个。设立党员流动红旗岗,选聘5位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建立4个营商环境监测点,设立“办不成事”反响专窗,建立“12345市民热线联办督办”机制,对各窗口进行监督,不断补齐做事短板。为此连续2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前十,2022年跻身全省前五。
党建+金融,锐减企业包袱,持续深化惠企纾困。坚持党建聚力匆匆发展,选派党员干部组建惠企纾困事情专班。为降落企业生产本钱,制订出台《共青城市有效应对疫情帮助各行各业纾困解难多少政策方法》《支持纺织服装家当高质量发展多少政策》,惠及180家市场主体。大力推广利用“惠企通”平台,37个部门119项惠企政策资金通过平台直达企业,兑付惠企资金0.6亿元,2022年累计减税降费6.5亿元。为降落企业融资本钱,创新推出赤色“服装e贷”“惠绒贷”等金融做事产品,2022年为1800余家企业发放助企资金9.17亿元。构建“党建红”点亮“金融绿”模式,数字经济家当党委借助所属的北京、深圳2个流动党支部招引基金入驻,推动入驻基金做事本地实体经济,吸引一大批高新技能家当、新兴家当、绿色家当在江西聚拢,投资上饶晶科能源1.96亿元,助力其在2022年实现科创板上市,成为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履历。(王杏生 洪梦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