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常委副主任、县营商办主任黄新民先容,今年来,该县积极创新营商环境管理系统编制,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完善事情机制,“五大环境”培植取得明显成效,市场主体和公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法治环境日渐完善。县公安局深入重点企业、行业场所现场整改安全隐患70余处,快侦快办涉企案件20余起,为企业挽损860余万元。县审查院持续开展涉市场主体虚假诉讼专项监督等八项监督活动,全力推进涉市场主体案件快速受理、快速办理等八项事情机制,共办理各种涉营商环境案件175件。县公民法院今年共审理涉企案件649件,办结573件,结案率88.3%,案件均匀审理期限42天,较上年度缩短11天。县法律局深入推进原谅谨严监管改革试点,持续推动行政辅导、行政和解等10种柔性司法办法广泛运用。
政务环境更趋便捷。实行“首席做事员”,实现跨部门“一人受理、全程做事”。推进涉企“免证办”,上线公共资源交易监督联合司法、鄂汇办App燃气“免证”报装、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入驻三个运用处景,实现涉企领域“免证办”。创建“小云办”帮办品牌,创新推出“赤色驿站+线上平台+帮办代办”“三位一体”的帮办做事模式。拓展“24小时”自助办,培植2个“24小时”自助做事大厅,投放30台自助做事终端,实现“随时办”“就近办”。

要素环境逐步健全。压缩用水报装办理时限,0个环节、0项资料、0.5个事情日完成。落实用气报装“零收费”,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每立方米降落0.047元。不断放宽低压“零用度”接入容量,加快推进光伏等新能源培植,严厉整治“转供电”等违法行为。在减税降费上,严格落实中心、省市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今年以来,县税务局累计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1936万元。
市场环境更加开放。推进企业开办“210+”升级版,将“一业一证”改革行业从19个拓展至25个,开展“容缺受理”“一照多址”登记。推进政务做事“一码通办”,消费维权“一码画像”,企业信用“一码监管”。截至9月13日,全县新增经营主体10663户,同比增长44.78%。
融资环境持续优化。落实货币信贷政策,2023年8月份银行综合利率为4.33%,同比低落0.13个百分点。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人行云梦县支行近两年对云梦农商行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26笔、金额7.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