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对考研有帮助的APP或网站
15届985上岸的来答一波
首先要明白考研APP的作用,它当然不能代替纸质资料,只能属于一个互补品的存在。即你可以挤出时间(吃饭,走路,运动,搭公交等等)利用APP比别人多学习多获取一部分有价值的内容。
其次要明白,你需要这个APP是为了直接轻松的获取你想要的内容,而不是搞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很容易让你的注意力被分散了。(简约)

最后希望能明白,贪多嚼不烂的道理,有时候你觉得什么都想要,这个APP也不错,那个APP也不错,你会发现你的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这里,而忘记了你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了。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对于考研资料的筛选,时间是有限的,但是题目是做不完的。(取舍)
(1)英语:
推荐:扇贝单词
理由:没有花里胡哨的功能,选择词库,背诵和测试。可以快速的浏览大量的单词。
同类产品:百词斩,特点是采用图片的方式记单词,更加生动形象,但是对于我个人来说,效率太低了。
(2)考研经验相关:
推荐:小木虫(http://muchong.com/)和考研帮
理由:(1)埋头苦学有时候很容易迷失方向,在计划考研的时候,或者空闲的时间可以多关注一些考研相关的,比如其实除了初试成绩以外,复试所占的比重更大,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也许你辛辛苦苦从大一开始准备,初试成绩420+,但是导师可能会认为你是用了三年的时间去准备考研,那么肯定本专业的基础不扎实,同样容易被pass,因此最好也要有一些本专业领域的获奖或者平时成绩优异等。
(2)如果能在这些平台上遇到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无疑能帮你多一份竞争力,因为你可以向他们请教经验等等,或者如果可以的话,帮忙引荐一下啥的。当然前提都是你要会做人,别人没有义务帮你,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给你答疑,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要问的问题整理好,一次性提问,认真提问一些有价值的内容(最好提前先查一些资料),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的。
PS:还有一个叫 https://xmuchong.com/ 不能说盗版吧,但是不是大家常说的那个小木虫
(3)日历(计划复习进度以及提醒任务量)我是用系统自带的
我自己是每天晚上写明天要完成多少复习内容(关键的,比如一天看多少个单词,阅读几篇英文文章,数学复习到第几章等等)。
(4)番茄ToDo,开启你的学霸模式
复习时候最大的干扰就是注意力无法集中,总是想着玩手机,或者总以为别人会找你,当然一般都是想太多了。
这块APP就能强制让你不玩手机,同时它也会统计你一天到底学习多少时间(有效时间)。
图片来源网络
(5)百度网盘或B站等
目的是为了学习各大培训机构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考研,所以自己给自己制定的计划并不一定科学合理,而教育机构,虽然说不一定能制定完美的复习计划,但是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人也是看着盗版***成功让自己薄弱的英语过线以及六级过了。还是那句话,前人的经验真的非常宝贵,愿意花时间给你指导的要么是真的好兄弟,要么就是想骗钱的。
(6)刷真题的软件
这里暂时没有>保举/p>
上面的软件都是我强烈推荐的,简单好上手,实用,不花里胡哨,真正能帮到你的,如果你亲身测试过好用记得给我点赞哦。
2019年考研人数创恢复研究生教育四十年来最高纪录,全国考研人数达到290万人,淘汰率,报录比再次刷新了纪录。
大学生考研热让很多考生倍感压力。对于考研新手来说,看什么书、历年真题怎么找、考的课程是?等。如何更方便快速的查找考研资料,抢先一步呢?今天小编分享了几点,希望对备战考生有帮助!
1、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是研究生招生的官方网站,国家政策、各院校政策、招生简章、考研资讯、院校专业、考研常识、报名、调剂等详细信息都在这里。
2、报考院校的招生信息网
报考院校的招生信息网可以找到包括学校简介、招生信息、招生简章以及咨询联系等。还有最重要的专业课参考书和报录比信息都在这且唯一来源就是这。
3、招生院校的公众平台
现在大部分高校都有本校的论坛,贴吧、微博、院校的很多信息都有公布。例如:专业目录、参考书目、专业课真题或者怎样得到专业课真题、专业招生的消息、复习攻略、导师的个人信息、师哥师姐的信息及复试攻略等。
如果能认识院校的学长学姐那是最好了,可以通过师哥师姐、同学、朋友、尽可能找到所要报考专业的在读研究生,向他们请教、咨询相关信息,并保持良好的关系。
4、知乎、微信、等
这些平台集中了考生分享的经验贴,考研知识,公共课怎么备考等很多很详细的知识,但是不要迷信经验帖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借鉴。
5、辅导培训机构的公众号、软件app、***等
很多辅导培训机构为服务广大考生都会为考生提供考研资讯、考研咨询、考研答疑、考研知识分享等。像蓝基因医考医学考研app就设置了考研名师答疑、复试调剂经验分享、历年真题库以及***课程等,还有论坛版块大家可以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随着媒体的高度发达,考研辅导书、预测题试卷中***的辅助学习更为直观,***学习可以增加考生感官刺激,多样形式的学习,更利于知识的吸收。
6、和考研战友同学多>交换/p>
经常跟同学互通有无不仅可以巩固关系,更能在复习资料及专业课的复习上得到帮助。有些同学可能喜欢闭门造车。但就普遍来看,往往是热心分享的同学最后能有不错的结果,保守和封闭对自己是弊大于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