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熊媛媛
金石传拓、韦编三绝、退修诗书……11月17日上午,来自德州市陵城第七中学的150余名师生,在曲阜儒家研学旅行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上了一堂从没感想熏染过的传统文化体验课,让孩子们直呼过瘾。而最让他们瞅一眼就挪不动腿的,是基地里一排排憨态可掬的Q版“孔子”。
“原来以为‘之乎者也’离我们很远,能背得下却入不了心,算不上呆板,但确实不足有趣。”3年级2班的王梓萱摆弄动手中的Q版孔子手办直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地里推出的“役夫爷”系列文创产品和制作拓片、体例竹简、拆装古建筑模型等体验课程,彻底把她和她的同学们征服了,这也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浓的兴趣。

一贯以来,济宁都不短缺文化资源,但资源的利用办法相对迂腐,个中又尤以“创意”元素的缺位最为严重。基于这一状况,曲阜市于今年6月22日正式揭牌文化家当创意中央,并通过委托的形式交由山东中创文化家当孵化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中创”)代理运营。
“儒家文化博大精湛,以至于环绕其开拓的文化产品多只是通过书本、写实雕塑等形式呈现,很难引起年轻人的兴趣。”作为一名对文化奇迹有着执着追求的80后,山东中创卖力人李遵廷有着他自己的思路。他们选择放大儒家文化中“孔子”和“六艺”这两个最广为人知的符号性特色,浓缩为更具亲和力和市场潜力的Q版人物、T恤、条记本等产品,精良的创意设计成了系列产品的制胜关键。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能分开时期,阔别了群众生活的文化很难得到有效传播,这也是文化家当要借力“创意”实现华美转身的内在缘故原由。
在基地看到,“役夫爷”们有的在玩电脑的、有的在骑自行车、有的在弹吉他……萌态十足的Q版孔子正用超过2000多年的新道具,重新演绎着新版的“礼、乐、射、御、书、数”。“看上去有点‘恶搞’,却充满了创意巧思。”曲阜文化家当示范园党政办主任孔鹏感慨道,每一个到访基地的小研学者险些都会选几样作为纪念品,还会在购买时讯问“六艺”的内涵和渊源,儒家文化因此得到了一次非被动的有效传播。
“之前有在我们基地孵化的企业设计让孔子带着大耳机扮DJ,或者穿上NBA篮球服打篮球,这些都被我们及时叫停了。”李遵廷直言,“创意”不即是“混搭”,有损孔子形象或偏离主流代价导向的“创意”注定不会得到市场认可。现在,基地有26家企业正在接管孵化,紧张项目方向都和文创产品有关,以是,他们不仅是文创项目的详细参与者,更是对所有文创项目品质的整体把关者。
李遵廷带着他的团队,持续不断地做着从文创产品到研学游架构调度,再抵家当整体孵化的一系列“创意”,但始终坚守着精良传统文化的底色。如今,公司孵化的项目还包括可以讲《论语》的机器人,对接景区的动画移动导览系统等。李遵廷相信,只要脚踏实地,“创意”就一定能让传统文化与时期接轨,真正成为中国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