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市工信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紧紧围绕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以推动产业创新为核心,积极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创新驱动,构建产业新格局
北京市工信部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方面,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如华为、小米等;另一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北京市工信部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目前,北京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据《北京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北京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646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30.2%。
2. 高端装备制造业
北京市工信部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目前,北京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如中车、北汽等。
3. 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是北京市工信部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北京市通过加强政策引导、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吸引了众多生物医药企业落户。据《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达到1180亿元,同比增长12.5%。
二、协同发展,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
北京市工信部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协同。通过建立区域合作机制,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推动产业布局优化。
1.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市工信部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移和承接。通过建立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引导北京市优质产业资源向河北、天津等地转移,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2. 深化与周边省市合作
北京市工信部加强与周边省市的产业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通过举办产业对接活动、建立产业合作联盟等方式,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三、优化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北京市工信部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力保障。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大对创新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1. 深化“放管服”改革
北京市工信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据《2019年中国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北京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企业开办、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等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
2. 加大对创新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
北京市工信部加大对创新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通过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北京市工信部在推动产业创新、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市工信部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创新驱动,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