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心理表征
认知框架来回答这个问题。
举个例子,当你看到一个惊艳的美女,呆若木鸡之时,许久不能平静,在美女离开之后,你还【驻立】原地,大脑里回想起美女的那个栩栩如生的样子,大脑里的那个样子,就是你美女的【心理表征】。这种表征方式,就是表像表征。
如果你是一个三岁小孩,妈妈有一天,问你,3加3等于多少呢?

你就开始掰指头,用指头来表征【数字】。
你掰了6个指头,得意洋洋的告诉妈妈是6.
随着你的长大,妈妈又问你16+17等于多少?
这时你的大脑里可以有数字的表象。
这个表象就表征数字,
你在大脑里运算,然后兴奋的告诉妈妈等于33.
随着你的继续长大进入小学。
妈妈又问你323+423等于多少。
你学会了符号+、算式、【1、2、4】表征数字。
你操作表征符号运算,太easy了,你告诉妈妈746.
随着你继续长大,老师要求你写作文。
文字是用来表征思想的符号。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即图景,虽不能直接目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在大脑里有相应的表象,操作表象重构出一幅凄凉的图景,用文字表征图景。又比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荷、尖尖角、蜻蜓、上头,在大脑里有相应的表象,操作表象重构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图景,用极其普通的文字表征出一幅跃然纸上的图景。
你采取一系列的文字来表征【一个特定凄凉的图景】,老师看完之后,拍案叫绝,直接给你满分,作为范文被传阅。
你能理解表征了吗。
表征大抵如此!
在一个漆黑的夜里,你赋诗一首【床前明月光】,那个在你大脑里的【明月】,就是表象【表征】。
在你离家千里,孤独时,提一壶酒,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狗、熟悉的街道、熟悉的房子、熟悉的亲人,跃入脑中,此时的伤情,大抵是不醉不归,而那家乡的一草一木、熟悉的街道、熟悉的房子、熟悉的亲人,都是大脑里的表象,也是一种表征。
这篇文章,大抵要先收藏,再点赞、再转发、再加关注,只有这样,你才能源源不断的看到认知框架君所写的文章,这是正确的姿态,你心里开始对【认知框架君】进行表征,一个张狂的人。
你理解了表征吗?你理解了心理表征吗?
half词根词源
词根词源是alf,词缀h+词根词源alf,中文意思是n. 一半,二分之一;半场,半局;(足球、橄榄球等的)中场队员;<英,非正式>半品脱;<英,非正式>儿童半票;<英>半学年,一学期;(高尔夫)一穴击球得分与对手>相称/p>
你们感觉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词根词缀好>欠好/h2>
遇见了就讲,有些否定前缀,反义词后缀,常用的讲一讲学生已经熟悉的单词~能理解的就好了。不建议系统学,没有必要,且本身这个知识体量就不小~语根还牵扯古英语古含义,而古含义或者叫原始含义和现在含义进行关联好些都需要记忆,因为有部分就是生拉硬扯必须死记硬背。
这些知识全下来200页的书是可以填满的,很花时间的,另外,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没有八千单词量打底很难做到活学活用,强行灌输价值不大。
虽然了解词根词缀有助于记单词扩充词汇量,但小学最好还是不要学这方面的知识。这是因为:一方面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流,小学重点应该是学说英语,就象我们教孩子小时候学说话一样,只管跟着学会说就行了,你不也没教任何构词法吗?另一方面小学的词汇量不大,涉及到词根词缀极少,如果这时讲这些理性的东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不便于学生接受,让他(她)们感到英语难学,造成心理负担。以上拙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