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A股市场颠簸加剧,券商“靠天用饭”应验,经纪、自营、投行等多项主营业务遭到重击,古迹全线承压。伴随2019年A股行情有望触底反弹,以及政策的持续发力,券商各大业务条线将迎来新一轮变局。
1成本中介业务反弹
“自营有望成为行业整体古迹边际改进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中原证券非银金融剖析师张洋认为,2019年经纪业务均匀净佣金率仍有低落空间,机构及高净值客户是竞争的核心,收入有望旋转频年下滑的不利局势。资管全面转型尚需时日,以“量”为主向“质、量”并重转变。

中信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剖析师邵子钦在展望2019年证券行业时表示,“财富管理是券商零售业务出路。成本中介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须要经纪业务的客户根本,投行业务须要经纪业务渠道分销,纵然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也必须盘活现有客户,以此为根本向纵深发展。”
就信用业务而言,张洋认为,“两融余额将在低位震荡较长一段韶光,股票质押将持续收紧,对付股票质押风险过度悲观与盲目乐不雅观均不可取。”
此外,行业分解将持续表示。“各家券商成本中介业务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差异,从纯挚的类贷款业务、到成本市场综合做事的配套融资、再到做市交易及金融衍生品业务,其成本回报及估值水平的分解将进一步表示。”中金公司称。
2纾困排险见效
2018年轰轰烈烈的A股排险纾困行动,已初步收到成效,以股权质押业务风险纾解为主要催化剂,券商板块10月下旬从最底部以来反弹幅度一度靠近35%,这些将为2019年市场的向好、券商的展业营造较为有利的环境根本。
证券业支持民企纾困持续推进。中证协日前发布数据,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系列资管操持启动以来,截至2018年12月14日,已有28家证券公司共成立了31只系列资管操持和3只子操持,出资规模总计417.11亿元。
从股票质押变动看,2018年11月以来,股票质押占总股本比重持续低落。截至12月14日,全部A股股票质押6358.22亿股,占总股本的比重为9.92%,比较11月2日下滑0.13%。
“随着地方政府纾困基金、券商发起的纾困资管操持、保险资管、纾困专项债等多路资金的驰援,纾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政策面也将对券商的股票质押业务进行持续的托底。”中银国际证券非银金融剖析师王维逸在研报中表示。
展望2019年,纾困政策的后续效果以及成效发挥,或是有待市场考验的主要部分。
华泰证券策略剖析师曾岩从企业信贷、纾困资金落地、股票质押等五个维度跟踪纾困政策效果,认为“当前通渠方法效果尚不显著,因此推升市场风险偏好的持续性较弱,后续有待成本市场改革、减税降费等方法进一步加大”。
3IPO融资“补血”
券商作为成本市场的主要纽带,其本身也热衷于成本融资。据不完备统计,2018年以来,券商通过IPO、定增、配股等股权融资办法,已为自身成本金“补血”超千亿元。个中,IPO集融资、资质背书等浸染于一身的上风,更加受到券商青睐。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已有5家券商通过IPO办法上岸A股,至此已有34家券商完成上市。2018年12月,华林证券已得到IPO批文,将于2019年1月8日进行申购,稍后将正式上市,将成为2019年第一家上市券商,也是A股上市的第35家券商。
此外,券商A股上市储备军充足。除2018年12月14日表露招股书的中银国际证券外,在IPO排队券商中,红塔证券、国联证券、东莞证券处于中止审查状态,中泰证券已获反馈。另据不完备统计,目前还有万联证券、国开证券、华龙证券、德邦证券、国融证券、湘财证券、渤海证券、财达证券、恒泰证券等券商处于“辅导备案登记受理”状态。
赴港上市的券商也不少。目前,“A H”上市券商有华泰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东方证券、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光大证券、中国银河证券、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招商证券、中州证券,共计11家。2018年11月12日,申万宏源证券公告称,拟发行H股并在喷鼻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并已得到公司董事会通过。一旦2019年成功赴港上市,申万宏源将成为第12家“A H”券商。
4A股国际化进程加快
近年来,中国成本市场不断拓展环球化布局。2018年6月1日,A股正式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2019年6月和9月,A股还将分别被纳入富时罗素指数和标普道琼斯指数。
中原证券表示,A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指数也宣告将A股纳入其指数体系;监管部门还通过完善QFII、RQFII、QDII制度,以及内地、喷鼻香港基金互认等举措,促进内地成本市场干系制度与国际标准接轨,为证券行业拓展国际业务带来了契机,行业国际业务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
5外资控股券商呈现
2019年,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值得期待。继瑞银证券成为首家外资控股券商后,更多外资控股券商将不断呈现。
南华期货某业务部总经理对《国际金融报》表示,外资券商进来,将重塑行业做事标准,对海内券商也是一种鞭策,市场须要竞争。“目前进度是太慢,进来的还太少了。”
随着第一家外资控股券商获批,以及A股市场入摩、入富、入标普,越来越多的外资看好中国成本市场的发展潜力,积极参与个中。
据不完备统计,目前拟新设立的合伙券商已达20家旁边。除2018年5月提交申请的野村落东方国际证券有限公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外,处于排队待审状态的合伙券商还包括大华继显陆金(云南)证券、温州众鑫证券、云锋证券、粤港证券等。
此外,还有更多外资机构通过各种办法参与中国成本市场。2018年12月17日,证监会官网表露,关于韩国投资证券株式会社的《外国证券类机构设立驻华代表机构核准》,目前进度为完成“吸收材料”。
6中资券商外洋扩展
面对外资券商带来的寻衅,中资券商也不断拓展国际化布局。2019年,券商将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将跨境业务和境夫君公司作为未来发展计策的主要一环。
截至2018年底,中国银河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9家券商已经得到跨境业务试点资格。
作为拓展国际业务空间的前沿,喷鼻香港已成为内地券商展开环球化布局的主要沙场。2018年,有多家券商选择对喷鼻香港子公司进行增资,
包括中信证券、国信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等。2019年,有更多券商将借道喷鼻香港拓展国际业务。随着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市场领域也将从中国喷鼻香港向美国、新加坡、英国等地延伸。
就国际业务发展情形来看,以中信证券为代表的头部券商上风明显。此类券商一样平常国际业务开展韶光早、发展程度高,收入贡献度日益提升。
对此,中原证券非银金融剖析师张洋表示,2019年国际业务将连续磨练证券公司风控能力,“随着政策导向的倾斜、国际业务开展的逐步深化,未来国际业务将逐步成为各公司打造多元化收入构造,构建差异化竞争上风的主要一环”。
7沪伦通进入倒计时
2019年,沪伦通开通在即,利好券商衍生品、GDR(环球存托凭据)等创新业务。在此过程中,华泰证券和中金公司快人一步。
2018年12月1日,华泰证券发布公告称,其发行GDR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申请,已得到中国证监会的批复。这意味着华泰证券或将成为首家“A H G”上市券商。
此外,中国国际金融(英国)有限公司(中金英国)成为首家沪伦通环球存托凭据(GDR)英国跨境转换机构。随后,海通国际英国有限公司也完成GDR跨境转换机构备案。
华泰证券策略剖析师曾岩认为,沪伦通开通对或对A股流动性形成短期冲击,2019年估量资金需求753.96亿-3769.78亿元,但冲击力度不会过大。从成本市场改革和创新角度看,监管层在履行过程中或将考虑推进节奏和体量。同时,沪伦通开通,将吸引增量资金尤其是外资入场,有助于提振市场感情。中长期看,伴随沪伦通开通,外洋优质企业有望为A股供应估值锚,高估值企业或面临估值下修;海内龙头企业市值有望向外洋龙头靠拢;外洋投资者占比有望逐步提升,有助于改进A股投资生态;A股国际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快。
8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
2019年,设立科创板和试点注册制成为受成本市场关注的头等大事。作为成本市场的主要纽带,券商正马一直蹄地积极预备。
上海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表示:“不少券商前期已经进行了大力招聘,以储备科创干系背景的投行职员。并且之前已经有不少券商拿到了非正式版的科创板干系的上市标准及干系规范文件。从目前进度来看,基本处于准备的后期阶段。”
那么,科创板推出后,将会给市场以及券商带来哪些变革呢?
中银国际证券认为,从中长期来看,科创板效应或日渐凸显:加大对科创型企业的直接融资支持力度,为创投行业供应新的退出渠道;提升市场代价创造功能,促进上市企业良性竞争;对A股其他板块而言,长期将形成良性竞争,冲破同质化问题;为投资者供应分享科技进步成果的渠道;或将成为新三板优质企业的转板方向。
国盛证券内核总部总经理卫成业认为,科创板对券商投行而言,既是寻衅,也是良机。投行能否在对发行人行业特点、经营模式、技能前辈性、竞争对手状况、未来投资项目等进行充分研究的根本上,建立科学的估值模型,对发行人的投资代价进行符合逻辑且深入的挖掘。科创板的推出,对投行的研究能力、发卖能力提出了新的寻衅。对付部分有志于投行业务的非头部券商而言,科创板是一次逆袭的良机。
9再融资松绑利好投行
“2019年券商板块监管政策将迎来边际改进,这也将成为券商板块最大的催化剂。”国泰君安非银金融刘欣琦团队指出。
在剖析师看来,成本市场的改革与创新,为券商带来多重政策利好,也将为券商拓宽业务边际带来机会。
广发证券认为,金融行业对外开放进程加速,合营海内开放政策,循规蹈矩引入外洋长线资金,中国成本市场将逐渐与国际成熟市场接轨,衍生品、GDR(环球存托凭据)等创新业务抽芽。
创新业务将助力券商业务增量。国信证券表示,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并购重组审批优化、再融资业务松绑,将为券商投行业务带来机遇;此外,股指期货交易安排放松,利好券商期货经纪、自营、场外期权业务;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连续推进。
再融资韶光间隔缩短。2018年11月9日,证监会修订发布《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勾引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哀求》,明确配股、发行优先股或非公开拓行股票召募资金可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以及时间间隔从18个月缩短至原则不少于6个月等关键内容。
“回购、再融资等政策落地,监管由从严限定转变为相对市场化宽松,资金支持有助于阶段性缓解风险,政策支持有利于引发市场活力。”广发证券非银金融剖析师商田认为,“各项政策的快速出台及高效实行有望提升风险偏好,券商板块估值仍有提升空间。”
“中长期来看,投行业务实力领先的大型上市券商有望受益于再融资新规落地。”民生证券非银金融剖析师周晓萍表示。
2018年以来,券商投行业务古迹承压,大型券商韧性显著。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26日,股权发行承销规模居前的是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承销收入(按发行统计)居前的是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证券,前十家券商市场份额达60.22%,大型券商业务上风明显。
10板块估值有望修复
“2019年券商板块的行情,紧张看政策及市场的改进程度如何。如若两者持续向好,板块或迎来趋势性行情,估值、各业务条线有望得到进一步修复。”华东某中大型券商非银金融剖析师对《国际金融报》表示。
创造,对付2019年证券行业的整体行情,从政策环境到业务边际,多家券商研报均表达较为乐不雅观的态度。
中金公司回顾过往十年两轮政策周期认为,2019年政策面的超预期有望带动板块复制2012年的政策催化行情。估量2019年行业盈利筑底回升,个中股票自营修复是紧张驱动,其次投行业务或有提升,成本中介业务控风险压规模但息差在扩大。
研判板块走势时,依托货币政策宽松化,中信建投证券利用了“有望企稳”的字眼,认为货币政策将有“一减一增”两个维度的变革,一减在于减少“去杠杆”的干系表述及方法,一增在于增加根本货币投放力度。
有机构指出,行情已领先古迹启动。华泰证券认为,结合长期履历来看,政策和流动性改进力度是否能勾引行业经营环境涌现拐点性转变,将是考量板块本轮行情持续性的关键要素。
对付证券行业2019年的盈利状况展望,各家机构给出了较为积极的态度。
广发证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国信证券等多家券商估量,2019年,证券行业整体经营环境将涌现较大改进,盈利能力得到修复。
2018年以来,券商板块估值长期处于历史低位,这一情形在2019年或得到改进。华泰证券预测,2019年大券商PB(市净率)水平在0.9-1.3倍旁边,PE(市盈率)为17-2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