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新街道凤岐里社区综合整治工程 东新街道凤岐里社区始建于1985年。从今年8月10日以来,累计拆除违章违建12000余平方米。街道以综正当律军队下沉为抓手,在凤岐里社区全面实行“制度+科技”“一二三四”长效管理机制,“网格志愿者”都可以通过手机APP参与社区管理。
渤海银行大厦 渤海银行大厦是5A级写字楼,重点承接央企二级总部、高新技能研发财当、股权投资基金企业、金融产等。今年3月,中国能源培植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中国能源培植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落户河东,注册资金2.8亿元,为首家入驻渤海银行大厦的央企单位。
题记

8月30日下午,全市互看互比互学活动启动,河东区第一个接管考验。与会职员在河东区察看了爱琴海购物公园文创街区、东新街道凤岐里社区综合整治工程和渤海银行大厦,对河东区各项事情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爱琴海文创街区紧张展示了河东区实体商业调度业态,促进商业与文创领悟,打造“双创”基地和众创空间的成果;东新街道凤岐里社区综合整治工程紧张是落实“一支军队管司法”改革举措,探索综正当律下沉到老旧社区的标准化、风雅化、网格化管理模式;渤海银行大厦紧张表示了河东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计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央企总部和上风企业的效果。可以说,这三个亮点项目是河东区贯彻落实中心精神和市委哀求的详细举措,是河东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集中表示。
棉纺厂、制药厂、钢铁厂……在人们的影象中,河东区是天津市中央城区的老工业区。如何发挥最大能量,成为了磨练河东区“当家人”的一道难题。而河东人的“解题”思路则是“创新发展”。如今,凭借位处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节点的独特上风,河东区搭树立异做事载体,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探索出了一条科技支撑与创新引领“双擎驱动”的区域发展新道路,相继引入了一批科技创新、金融做事、休闲娱乐、文化创意家当,老工业城区的家当构造正经历着洗手不干的变革。
全力打好地皮整理出让和项目培植、招商引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改进民计民生“四大攻坚战”;踏实开展“匆匆惠上”活动,实地拜访4218户企业,帮助中小微企业贷款644笔、91.35亿元;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河东分园培植,中能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北电力试验公司已签约落地并实现税收……这些实实在在举措的背后,是河东人的聪慧与魄力。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0.48亿元,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18.67亿元,增长26.4%,一样平常公共预算收入实现38.14亿元,增长25.5%,税收占比达到了60.3%,做事业增加值比重连续保持在90%以上。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环境下,保持了大幅增长的势头。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再次证明,只要找准发展思路,那么凭借着全区高下心气齐,干劲足,老城区同样可以爆发新能量。
“创新引擎”推动发展
小炼油厂无法利用的石油焦等废渣材料,经由天津锦美碳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深加工提炼,成为了高铁、核工业、新能源领域的主要根本材料,公司研发的摩擦材料、受电弓、锂电池碳负极材料等多款产品率先冲破了国外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垄断,补充了海内多项领域的空缺。
锦美碳材的实践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河东区通过“自主创新、重点超过、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辅导方针,突出产学研结合创新的主线,自主创新步履铿锵,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发动机”、助力家当构造转型发展的浸染进一步凸显,企业创业软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全区创业氛围逐渐浓厚,科技企业军队迅速壮大。科技企业占中小企业比重由2010年的9%迅速增加到17.5%。
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不仅“铺天盖地”,而且“顶天立地”。目前,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692家,是2010年的5倍多,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37家。特殊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河东区二号桥街道的金贸家当园区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河东分园为核心,采纳“地皮+家当”的模式,以“产城结合”为切入点,实现了地皮项目开拓培植与引进主导家当的有机结合,打造了以智能电气研发与制造、电力工程技能为主导家当、高下游联动的完百口当链,吸引了浩瀚符合家当方案和功能定位的企业落户。
在爱琴海购物公园文创街区“π工厂”看到,这里不但有“手工艺人”、“非遗产品”、“VR科技”、“咖啡书社”等多种体验项目,同时还有双创空间。这正是河东区结合区域特点和商业综合体上风,加快传统业态调度,促进商业与文创相领悟的范例代表。
“我们成功入驻爱琴海文创街区,成为本市首家坐落在商业综合体里的众创空间,能让创业者直接和客户零间隔打仗。”纳什空间天津公司副总经理任杰说,“我们还将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帮助北京的创业公司探求在天津的机遇,以及更大的发展空间。”
河东区按照政府倡导、政策支持、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辅导思想,鼓励有实力经营,有能力管理,有目光培养的运作团队创设“双创”空间。目前,共有M3、智能电气、手牵手3个市级众创空间,引进创业团队137个,创客49人,孵化注册企业46个。
“创新模式”筑巢引凤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前,河东广大干部加倍感想熏染到身上沉甸甸的担子,他们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积极钻营突围提升,加大引进上风企业和项目力度。
河东筑巢引凤,不是八方撒网,寒不择衣,而是主题招商、定向招商、精准招商,一楼一题、一楼一策,打“特色”品牌、做“主题”文章。今年上半年,引进北京地区重点央企区域总部等亿元项目22个,一批优质企业入驻区内商务楼宇。制订打造10座特色楼宇事情任务,提前完玉成年盘活24万平方米楼宇空置面积任务。
今年3月份,位列天下500强的中国能源培植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中能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这样的“大块头”落户河东,企业注册资金达2.8亿元并已实现留区税收,为首家入驻渤海银行大厦的央企单位。渤海银行大厦也成为河东区发展总部经济、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载体。目前,河东区正依托中能建科技公司、天津电建、天津电力设计院及电气科学研究院等雄厚科研实力,积极方案培植以“电”为主的百口当链聚拢、具有全国乃至天下影响力的特色家当科技创新示范园区和创新型家当集群。
主动出击,加强拜访对接频率,加大定点衔接力度,便是河东创新、开放的例证。各干系部门按照“三个一批”的哀求,赴北京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开展招商活动共130批次,对接各种企业200余家;成功举办了棉三北京专场、渤海银行北京专场招商以及长三角地区推介会等。完善招商事情机制,开展了招商“十百千”行动,打造了100人的专兼职招商团队,成立了北京事情部,加大对6个专业招商部门的考察力度,形成了以专业招商部门为主体、有关职能部门密切合营、12个街道广泛参与的招商模式。创新招商模式,积极探索“地皮+家当”的招商模式,在出让热电一厂、东兴路等地块的同时,引进各种央企二级总部、国家级大型当代综合物流平台、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孵化基地等,不仅使地产项目成为一次税收的来源,更主要的是造就和打造了新的家当板块,形成聚拢效应。
跳出河东,携手发展。上半年,新引进投资项目和注册企业1515个,到位额107.82亿元。个中,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企业)22个、500强企业3家、二级总部企业4家;累计引进中能建、中航建等“中字头”优质企业23家。
“创新机制”最暖民心
谈到河东区大发展的“内在动力”,区领导有着统一的共识:“发展为了群众,发展离不开‘民气’。只有千方百计惠民生,才能万众一心聚民气。百姓安居乐业,是实现河东发展的关键要素。”
财力并不十分雄厚,河东如何灌溉出和谐之花?答案是,把改进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
面对下岗失落业职员多、困难群浩瀚等难题,河东区启动了国山路、钢渣山地块保障住房培植,积极推进六纬路18号地等4个棚户区改造项目。负责落实20项民心工程,为2万多名低保和低收入工具发放一次性补助金1600多万元,专项慰问金200多万元;为2670户困难家庭发放救助款128万元;培训失落业职员3400人,2620名就业困难职员得到妥善安置……
“短短几十天,小区就变得这么干净。”亲眼看到小区的“新生”,73岁的“老东新”刘冠英感慨不已。东新街道凤岐里社区是一个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旧小区,违章违建、乱圈乱占、喂养家禽、私装地锁等已成为顽疾。河东区以综正当律军队下沉为契机,大力履行市容环境整治。从8月10日拆违以来,累计拆除违章违建1.2万余平方米。与此同时,建立了数字化综合管理司法平台,实现了“制度+科技”的管理机制。许许多多河东居民和刘冠英老人的感想熏染一样:河东的社区、街道干净了,违章建筑逐渐消逝了……
人们的幸福感很大程度还来自于良好的环境。今年河东区开展了违法培植专项整治行动,拆除道路及社区违法培植5.28万平方米、违章棚亭1.16万平方米,清理社区违法圈占4.21万平方米。开展了露天烧烤、马路餐桌专项管理行动,第一次在全区范围内基本撤消了群众反响强烈的露天烧烤、马路餐桌等问题。重点整治了占路经营、造孽设置广告、僵尸车、桥下空间秩序等问题,特殊是占路经营近20年的唐家口二号路市场得到了全面管理……铁腕“拆违”,大手笔整治市容环境,绿化美化城市,让河东真正绿意盎然。
海河东岸,创新发展的新风迎面而来,态势催人奋进。更高出发点再出发,河东如何发力?答案是:开放、创新。
在科学发展、跨加倍展大潮中,河东脚踏实地、御风前行,加快培植创新河东、开放河东、俏丽河东的美好前景,令人期待。( 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