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淌,改革开放40年
我们都是实实在在的亲历者。
一张照片,一个故事,一段历史。

1978-2018年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40年间
小镇发生巨变
公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但小镇的故事却从未停滞
与小阳一起搭乘光阴机回到过去
通过
一张发皱的泛黄老照片
一段记录时期的经典语录
一个携刻时期印痕的故事
去回望这一历史进程
触摸一个写满梦想与希望的人生片段
小阳将推出
“光阴的故事”
通过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
去回顾照片背后的故事
简阳公民医院
马芳与简阳市公民医院的缘分从她一出生就结下了,那时她被父母抱着,在医院的门诊楼下,拍照师“咔嚓”一声,留下了她人生中第一张照片。
与照片的故事
40年前的简医
马芳回顾道:
上个世纪90年代母亲方琴到简阳市公民医院骨科任护士长,当时做的第一件事是缝枕头。那时候的枕头是麦草空壳填的芯,特殊扎人。
母亲把医院淘汰下来的破旧棉被拆开,细细地理出能用的棉花,每天一个的速率,花了一个多月的韶光,把骨科病区的枕头都换成了棉芯的软枕头。有个病人特殊感谢母亲,特地送了一袋自家的梨。
40年间的改变
如今的简医
谈起40年间的改变,马芳最大的感想熏染便是医疗条件的改进,她回顾道:
1996年6月29日,火炮厂爆炸,34名工人当场去世亡,伤者送到医院的时候看不清人样,医院划出半个走廊组建了临时烧伤病区。
当时医疗条件比较艰巨,为了担保病区里的感控,每个进去的医务职员做好清洁换清洁衣服。酷热的酷夏,病房里还有烤灯,外加3层衣服,每次照顾护士患者从病区出来衣服必定是湿透的。
当时她去找母亲,站在门外,隔着两扇玻璃门试图分辨里面交往来交往去的那些白衣白帽。找了好久,马芳也没能看清楚哪个是妈妈。
40年间,除了医疗条件的改变,医疗技能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医疗环境
马芳的父亲马德江从1974年到2014年在医院事情了四十个年头,去年医院技能培训时,有位老迈夫感叹:“医院要论穿刺技能,还是老马。”
二十多年前,穿刺技能并不像现在这么遍及,很多临床科室穿刺特殊难,每次都请父亲去帮忙。父亲就和科主任商量,每次他夜班的时候派一个人跟班学习,担保教会。这样不出2个月父亲把一个科的人都带出师了。
现在,随着医疗技能的发展,恐怕再也没有半夜传授教化这种轶事了。
如今的简医
父母的言传身教,让马芳也成为了一名“简医人”。
如今,她在医院做着宣扬事情,从早期的院报,到如今种类丰富的各种活动,她深切感想熏染到时期的变革。40年间,唯一不变的,便是她对医院深深的爱。
如今,马芳和同事们在基层医务职员中去寻觅平凡之美。
2017 年,医院开启了“99 双手”拍摄活动,探索多样化、平凡的美,那些指甲修剪到底毫无润色的粗糙的手更温顺、更亲切,在医疗战线上默默事情生平的老人那沧桑的白发更让患者安心。
在简医出生,在简医发展,在简医事情,写简医故事,直到现在马芳也成为简医故事里的一员,她为此感到深深的骄傲。
40年间
她们一家见证了简医
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变革
40年
唯一不变便是
她对医院深深的爱
▶编辑 | 简阳发布新媒体运营小组
▶来源 | 简阳之声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简阳发布
简阳最威信微信"大众平台
发布简阳政务信息
展示雄州发展成果
搭建群众沟通桥梁
以为不错,请点赞↓↓↓鼓励下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