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祝融号得到了10G的科学数据,运行在火星轨道上的“天问一号”通过无线通讯技能将这些科学数据全部传送回了地球,接下往返禄号会再次得到科学数据,到了11月,祝融号会实行一项更主要的科学任务:考试测验与外国轨道器通讯。
在环抱火星轨道上,除了“天问1号”探测器,还有多个其他的轨道器,欧洲航空局的火星快车探测器,美国宇航局的火星勘测轨道翱翔器,火星祝融号已经保持与“天问1号”探测器的通讯,今年11月,火星祝融号将多次考试测验与火星快车探测器通讯。
考试测验通讯一共进行5次,第一次通讯韶光是天下标准韶光11月7日12:07至12:17,第二次通讯韶光是11月16日19:34至19:44,第三次通讯韶光是11月18日20:27至20:37,第四次通讯韶光是11月20日21:20至21:27,第五次通讯韶光是11月22日22:13至22:22。

火星快车探测器吸收到来自祝融号的科学数据,然后将数据回传给欧空局(SEO)位于达姆施塔特的 ESOC运营中央,欧空局(SEO)再将数据转发给我国的“祝融”号团队。
早在10年前,欧空局火星快车就已经设计好了这种通讯方法,但从未在轨道上进行过测试,而这一次刚好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不过最大的难点是,祝融号与火星快车的无线电通讯系统并不兼容,祝融号无法吸收到火星快车的无线电旗子暗记。
不过祝融号可以传输兼容旗子暗记给火星快车,由于两者的方位并没有锁定,以是,祝融号只能漫无目的地向太空发送特定频率旗子暗记,火星快车将考试测验吸收,第一次通讯,祝融号传输数据速率为每秒8KB,第二次至第五次通讯,传输数据速率为每秒128KB。
既然祝融号和火星快车通讯起来这么麻烦繁芜,为何还要这么做呢?一方面是测试跨国的通讯技能,加强我国与他国在航天领域的互助,为不兼容系统之间的通信打开了大门,我国火星车与他国的火星轨道器进行通讯,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另一方面这也算是一种智能备份,万一假如天问一号探测器出了故障,无法跟祝融号进行通讯了,那么祝融号就可以寻求跟欧航局航天器和美国宇航局的航天器来帮忙通讯,这将非常有用,毕竟航天无国界,就该当多国互助互助。有趣有料的科学内容请关注唯一的微信"大众年夜众号:有趣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