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前辈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习近平总布告多次强调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分量
◆ 从2018年中心经济事情会议对制造业提振发展作出明确支配,到“十四五”方案纲要将深入履行制造强国计策单独成篇,国家环绕加强家当根本能力培植、提升家当链供应链当代化水平、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等多个维度,分阶段、分领域明确一系列举措和行动,为培植制造强国指明路径和方向
◆ 最新发布的天下500强企业榜单中,我国工业领域企业有73家入围。已造就4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4700多家“小巨人”企业、近6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国制造在环球家当链供应链中的影响力持续攀升

◆ 环绕家当链支配创新链。9年多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聚焦关键根本材料、关键共性技能等根本领域,强化自主创新,大力推进家当根本高等化、家当链当代化,一系列举措让中国制造“骨骼”更加强健、后劲愈发充足
◆ 日前,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培植计策咨询委员会发布的《2021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15~2020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由105.78增长到116.02
◆ 从对制造业家当链进行全面系统梳理、找准薄弱环节和风险点,到各地加大对“链长制”的探索,再到国家层面开展制造业强链补链行动,一系列精准、切实举措,旨在变稳链难题为发展良机,化稳链焦虑为强链士气
文 |《瞭望》新闻周刊 张辛欣
这是大国迈向强国的物质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总量迈上100万亿元新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位居天下第12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奇迹取得的历史性造诣,离不开大国制造的坚实支撑。
这是新征程上赢得主动的坚实路径——加快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厚植中国经济发展根基和竞争上风,持续放大创新第一动力……做大做逼迫造业,不断在危急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道为核心的党中心加快培植制造强国,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哀求、指明方向、作出支配。
大国制造气候万千,为中国经济赢得主动、赢得上风、赢得未来打下坚实根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制造强国培植正不断迈上新台阶。
固本培元 踏实筑牢强国之基
仰望太空,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新阶段;俯瞰大地,白鹤滩水电站犹如“白鹤”起舞金沙江;复兴号高铁列车驰骋青藏高原……新时期中国发展突飞年夜进,离不开大国制造的坚实根本和科技创新的强劲动力。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须要夯实物质根本、筑牢大国制造这个坚实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道为核心的党中心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特殊是制造业的发展。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前辈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习近平总布告多次强调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分量。
从2018年中心经济事情会议对制造业提振发展作出明确支配,到“十四五”方案纲要将深入履行制造强国计策单独成篇,国家环绕加强家当根本能力培植、提升家当链供应链当代化水平、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等多个维度,分阶段、分领域明确一系列举措和行动,为培植制造强国指明路径和方向。
9年多来,中心牢牢捉住制造业这个计策基点,坚持深化供给侧构造性改革这条主线,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造诣,制造强国培植迈上新台阶,为知足公民的美好生活须要供应了可靠保障,为中国经济破浪前行打下坚实根本。
固本培元,制造大国地位更加稳固——
一台台无人搬运车在仓库内穿梭,数量浩瀚的汽车零部件实现了精准存储、拣选和出库;数百个机器人灵巧旋转、搬运、组装、焊接……长安汽车重庆生产、仓储车间劳碌运转。
只管环球经济遭遇“寒冬”,中国新能源汽车家当依旧马力十足。2021年1至11月,产销量同比增长均为1.7倍。
汽车家当的繁荣见证了一国制造业的变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增长,工业体系加速完备,制造业实力显著增强。
看基本面,2012年到202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由16.98万亿元增长到26.6万亿元,占环球比重由22.5%提高到近30%,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1年位居天下第一;
看体系,我国工业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天下上工业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500种紧张工业品中,超过四成产品的产量位居天下第一;
看竞争力,最新发布的天下500强企业榜单中,我国工业领域企业有73家入围。已造就4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4700多家“小巨人”企业、近6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国制造在环球家当链供应链的影响力持续攀升。
“通信设备、工程机器、高铁等一大批高端品牌走向环球,光伏、新能源汽车、家电、智好手机、消费级无人机等重点家当跻出生界前列。”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说,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稳固。
坚实脊梁,大国重器亮点纷呈——
“嫦娥五号”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奋斗者号”万米海沟成功探底,刷新我国太空深海探测新记录;“北斗三号”环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首创了我国自主独立环球卫星导航的新纪元;天下首台百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重大装备制造实现新超过……党的十八大以来,一项项重大工程星罗棋布,每一项重大工程都是全面系统的培植和推进。
港珠澳大桥创造了400多项新专利,多项天下之最;水陆两栖飞机AG600近120万个标准件、98%的构造及系统零件全部由海内研制供应;复兴号高铁席卷了新材料、前辈动力、打算机等诸多关键技能的群体打破……很多重大工程都创下多项天下首次,成为一步步占领核心关键技能的真实写照,为我国在诸多高科技领域的探索打开了通道。
优化升级,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传统家当抖擞新活力,化解过剩产能取得重大成果,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钢铁行业去产能1.5亿吨目标。技能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提高到47.1%,新技能、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广泛运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发卖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20%旁边。
特殊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能与制造业的领悟发展,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化和高附加值方向积极迈进,向智能化和做事化转型步伐日益加快。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遍及率2020年分别达到52.1%、73.0%,协同研发设计、无人智能巡检、数字工厂、聪慧矿山等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发达兴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制造业整体面貌发生巨大变革,制造大国地位更加稳固,中国经济根本更加夯实,为成功应对各种风险寻衅、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主要基石浸染。”中共中心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辛鸣说。
▲ 2022年1月6日在北京航天翱翔掌握中央拍摄的空间站机器臂转位货运飞船试验,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机器臂拖动下以核心舱节点舱球心为圆心进行平面转位 郭中正摄/本刊
创新驱动 “中国创造”不断呈现
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沙场,加快培植制造强国,归根结底要靠创新。
“要武断推进家当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环绕家当链支配创新链”……习近平总布告多次阐述创新在制造业发展全局中的主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心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依赖创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制造加速转向“中国创造”。
研发小体积除银滤芯,助力实现“无废水”的航天净水目标;改变滤芯构造,实现水温、水量的精准掌握……太空生活和作业中,即便是小小的净水设备,都饱含创新分量。
2021年12月9日,随着“天宫教室”开课,中国空间站“太空厨房”的饮食饮水场景揭开了面纱。
参与研制“太空厨房”的九阳有关卖力人说,一个符合航天标准,能够应对太空极度环境和飞船载荷的“太空厨房”背后,是对每一个零件细化拆解、比拟择优,经历了数百次专家评审、数千次仿照试验、数万次寿命论证。
无论深空探测及配套设备的研制,还是量子通信打开对智能天下的探索,小到一片材料、一个芯片,大到重大装备、新型根本举动步伐,创新始终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词。9年多来,坚持创新驱动,大国制造的竞争力不断厚植。
——聚焦关键共性技能,用科技筑牢中国制造的根基
在一粒米上铣出56个汉字,在一根头发丝上铣出7个字母……不久前,中国五矿所属中钨高新金洲公司成功研制直径0.01毫米的极小径铣刀,实现上机加工。
铣刀的风雅度在一定程度上标注着一国制造业根本工艺的水平。“这项新打破将极大助力电子信息、医疗装备等前辈制造领域质量升级。”金洲公司有关卖力人表示。
加快占领主要领域“卡脖子”技能,节制更多关键环节“杀手锏”,才能节制发展主动权。
环绕家当链支配创新链。9年多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聚焦关键根本材料、关键共性技能等根本领域,强化自主创新,大力推进家当根本高等化、家当链当代化,一系列举措让中国制造“骨骼”更加强健、后劲愈发充足。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机构总数、研发经费支出均比2012年翻了一番,有效发明专利申请数增长两倍多,家当创新能力加快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打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
——推进构造升级,用创新加速迈向家当链更高端
山西太钢,环球最大不锈钢企业。2017年、2020年,习近平总布告两次走进这家企业稽核调研。
第一次稽核,企业刚刚经历去产能之痛。三年后,太钢涅槃重生,环球最薄“手撕钢”供不应求。
“百炼钢做成绕指柔”,以太钢为代表,中国钢铁行业实现深刻转型,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高质量发展,重点是办理构造性问题。9年多来,我国将创新与家当转型紧密结合,以非同平凡的力度推进动能转换。
从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到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高下功夫,明确既要推动计策性新兴家当发达发展,也要看重用新技能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家当。
当下,我国高技能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从2012年的9.4%、28%提高到2020年的15.1%、33.7%,前辈制造引领带动性显著增强;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在“十二五”期间大幅低落的根本上,“十三五”期间进一步低落16%;
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能优先、重点运用到制造业。截至2021年6月尾,智能制造装备海内市场知足率超过50%。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中,工业软件不断加深运用,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家,连接设备数超过7600万台套。
“传统家当加快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新兴家当,制造业构造不断升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国公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文凯说。
——制造版图不断优化,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踏实根本
2020年12月29日,当3000多台条记本电脑装满末了一辆物流车,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整年营收打破1000亿元——合肥“千亿企业”发布出身。
新型显示、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环绕“芯屏器合”的家当计策加快布局,2020年合肥GDP打破万亿元,计策性新兴家当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50%。
合肥是我国制造业格局不断升级的写照。近年来,不少地方在立足自身禀赋的同时冲破传统,打造创新生态,将自身融入区域折衷发展。
湖北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计策性新兴家当快速发展;湖南工程机器、前辈轨道交通家当竞争力显著增强;长三角自由贸易试验区同盟在上海成立,携手打造生物医药等家当同盟……区域发展空间开释,家当格局不断优化。
大型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上平台,共享开放的互助模式趋势显著。4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4700多家“小巨人”企业脱颖而出,成为所在细分行业和领域的标杆。
从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央到省级、市级创新中央,从家当链抵家当生态,大企业引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创新生态不断形成和完善,创新效能随之提升。
“中国已成为环球家当链的主要环节,中国制造通过双循环既促进家当有效运转,也进一步捉住环球家当链分工调度的机遇。”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看来,聚焦制造业的持续发力,不断夯实中国经济根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踏实根本。
▲ 2021年4月2日,重庆金康赛力斯两江智能工厂焊装车间,点焊机器人对车身线进行焊接作业 黄伟摄/本刊
紧扣高质量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日前,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培植计策咨询委员会发布的《2021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15~2020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由105.78增长到116.02。
“十四五”期间,我国步入新发展阶段,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新哀求。海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紧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繁芜严厉和不愿定。
在此背景下,不遗余力做逼迫造业、振兴实体经济,对付应对新寻衅捉住新机遇,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具有主要意义。
环绕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这一目标,党中心统筹海内国际两个大局,科学研判大势,加强对制造强国培植的统筹谋划:着力扩大工业有效投资需求,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培植,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计策基点;务实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和绿色制造工程,武断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提升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加快传统家当改造提升和计策性新兴家当发展壮大,全面优化升级家当构造……
海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统筹折衷,一系列决策支配相继出台,为“十四五”制造业发展指明方向。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以深化供给侧构造性改革为主线,打破供给约束堵点,着力提升家当链供应链水平。
家当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候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主要特色。近年来,环球家当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本土化、区域化、多元化特色日趋明显,制约和影响家当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成分增多。
“十四五”方案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坚持经济性和安全性相结合,补齐短板、铸造长板,分行业做好供应链计策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家当链供应链。
每条“链”上有“链长”卖力折衷,龙头企业作为“链主”带动行业。湖南株洲,针对轨道交通等重点家当链设立“链长制”,梳理短板弱项、折衷办理问题、带动中小企业发展。
从对制造业家当链进行全面系统梳理、找准薄弱环节和风险点,到各地加大对“链长制”的探索,再到国家层面开展制造业强链补链行动,一系列精准、切实举措,旨在变稳链难题为发展良机,化稳链焦虑为强链士气。
2021年1~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2.2%,规上中小企业收入、利润分别增长21.5%和30.4%,前三季度制造业增加值占海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7.4%……压力寻衅下,中国制造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稳步向前。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要以创新驱动为关键,在进一步明确强化国家计策科技力量的同时,把更多目光放在造就优质企业、开释市场活力上。
企业是家当发展的微不雅观主体。企业强,家当才能强。
与天下制造强国比较,我国大企业存在“大而不强”征象,在质量效益、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生态掌握力和国际化水平等方面有待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弱,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问题增多,发展办法亟待转变。
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用度加计扣除比例,加大对恶意拖欠账款问题整治;勾引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殊是创新型企业的支持,促进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一系列支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相继出台。
——支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优化企业吞并重组环境,支持企业通过计策互助和跨行业跨区域吞并重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生态掌握力的大企业。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公共做事,鼓励支持中小企业专注主业、深耕细作、强化创新,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做到专业化、风雅化、特色化、新颖化,梯度造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勾引大企业发挥在成本、品牌和产供销体系等方面的资源上风,与中小企业深度领悟、相互嵌入式发展,形成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融通发展生态,带动家当创新、制造、做事能力提升。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更加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家当变革,更加主动对外开放。
目前,我国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130万个,5G终端用户达到4.97亿户。“5G+工业互联网”范例运用处景已在采矿、电力、钢铁等22个重点行业深度运用,快速推广。
“履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操持,完善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打破一批智能部件和装备,拓展工业大数据运用处景”,工信部将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拓展作为2022年重点任务进行支配,同时明确,稳妥有序开展5G和千兆光网培植,加快5G在垂直行业的领悟运用,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升级。
推动制造业全方位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深化家当链供应链国际互助,深度融入环球家当链、供应链、创新链……
只管面对压力寻衅,从中心随处所、从市场到企业,牢牢扣住高质量这个关键词,制造强国培植步履铿锵。
我国拥有弘大的市场,完百口当体系和齐备配套能力,个中蕴藏了无数创新的力量。新出发点上,坚持新发展理念,武断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中国制造将不断打破发展瓶颈,谱写制造强国培植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