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富人是怎样避税的
美国有没有偷逃税的,肯定有,而且明星也有偷逃税的。至于真么逃税,各个行业有各个行业的套路。但是在美国偷逃税后果很严重。
美国有一个让美国人闻风丧胆的税务机构ISR,著名黑帮教父阿尔•卡彭,连警察都没办法的黑社会,最后却被ISR“干掉了”,是的,黑社会老大被税务部门干掉了。
最后,以逃税罪给阿尔•卡彭的罪,判处11年监禁,罚款5万。

据说,阿尔•卡彭去世时,给黑手党留下“三大遗产”之一就是:记得按时纳税
美国有句谚语:“这个世界上,只有死亡与交税是永恒的。”
ISR不管你的前是怎么来的,卖淫,贩毒或者赌博,他只关心这些钱缴税了没有
但是犯罪分子会不会真的去缴税呢?一般不会,因为这样很容易暴露自己,即使ISR报税指引里会教你怎么申报非法收入,但警察询问起来就麻烦了。但是如果他知道自己已经暴露或者要被抓了,如果还来得及,他一定会先去把税缴了,因为不交税还要加一个偷逃税的罪名。
电影《绝命毒师》里就有这样的镜头。
明末国破家亡之际,为什么士大夫阶层连身外之物钱财也不肯捐献救国?为何还要私藏呢
这个问题呀,其实还是人的本质,世上熙熙攘攘,皆为利益而来,人都是为利益而存在,当有利益的时候,都会聚集在一起,称兄道弟。国家强大的时候,财富很足,大家都捞了不少好处,现在国家到了存亡之际,树倒猴狲散,那些钱本来就是吃到肚子里,现在要把它吐出来,谁愿意呢?国家倒闭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人不都这样自私吗?
崇祯帝呕心沥血,哪怕是国家危亡之刻,他依然竭尽全力,妄想用他的勤奋挽救他的大明帝国。可惜他生错了年代,历史告诉我们,不管是唐朝的,宋朝的,他的那个天下都是自己的那个姓,国家是他自己的国家,当国家有难的时候,谁会为这个国家牺牲一切呢?那是你的国家,不是我的国家。
大殿之上的那些君子,表面上都是忠心耿耿,一旦危难来临,人的本质就会显露出来,如果祟祯帝重生在今天的年代,看到今天的国家富强,一定会为此骄傲,他一定不会做那个皇帝。只有人民当家作主的时候,人民才会不惜牺牲,维护国家的利益。可惜他那个年代,没有宏观的思想,错就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家天下思想千百年不变,永远都逃不出朝代更迭的命运,大明朝灭亡是必然。
你要是当时的高官显贵,估计也不会捐钱的。
大家可能都知道,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让崇祯帝日夜难眠,没有钱就打不了仗。所以他希望臣下能主动捐出来一点,度过危难时期。但是,连老岳父周国丈都哭穷,费了半天劲才拿出一万多两,朝中的其他大臣更不用说,家里有钱,就是不出。
这些人都怎么了?难道不知道命比钱重要?
换成任何人,在那个时候都不愿意拿钱出来。
首先,这些有钱的显贵们,包括崇祯在内,都没有预料到大明王朝会亡的这么快。请大家不要站在上帝视角来看待问题,回到明末,回到京城,想象一下朝中大臣看到景象:松锦之战损失惨重,但是山海关还有关宁军,清军再强大,一时半会儿还打不进来;至于李自成的农民军,在1640年进入河南之前多次战败,明军要不是主力围剿张献忠,李自成还成不了这么大的气候。
到了1644年初,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大明王朝只有几个月的命数了——可是依当时的情况,没有人能想到李自成这么快就打到京城,这么快就覆灭了明朝,就连李自成自己也想不到。
所以,朝中显贵们不愿捐钱,首先是因为他们根本没预料到,事情已经万分紧急。捐钱这事情,再拖一拖也无妨。
其次,捐钱不是交税,靠的是自愿。
这就意味着,捐多少要看自己的能力。崇祯没有办法规定具体数目,不然会被唾沫星子淹死。朝中的大臣们呢?就算是愿意捐钱,也一定会看看别人捐多少,上级捐多少。
周国丈这么高的地位,只给女婿捐了一万多两;宫里有权势的太监,也都是拿出一两万两做做样子;大学士魏藻德仅仅拿出了500两。
这种情况下,这么牛的人都捐这么少,其他人会主动多拿?就算真有钱,就算愿意拿,也不可能捐多了。不然岂不是打周国丈的脸?岂不是得罪了有权有势的太监?
想捐,也不敢捐。
第三,既然崇祯觉得是国家危亡之际,那老朱家的那些藩王宗室们,是不是要先表示表示?
(福王朱常洵)
虽然不能把明朝的灭亡归咎于宗室,但是不可否认,到明朝灭亡的时候,宗室人口至少也有10万人。当年张居正就直接说:“今国家难处之事,无如宗室。盖国家财赋有限,宗室生齿无穷。今玉牒见存者不下万五千余位,即揭天下之赋以供之,尚不能给。况又有朝廷之经费,九边之军饷乎?”
朝廷本来就没钱,军饷都不够了。还要养着这么多宗室,让他们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国家还怎么能撑得下去?
这些事情,朝廷大臣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虽然宗室后期拿到手的钱没有想象中巨大,但是我们回到那个时代,站在崇祯的朝堂上,你作为大臣的话,难道心里不会想:先让你那帮亲戚拿钱呗!他们应该带头啊!
第四,当时的高官显贵能想到的不是大明灭亡,而是会不会被“扣帽子”。
实际上,那些文官集团的很多人,都非常有钱,比宗室有钱多了。但是不能随便拿出来啊,你想,大家都拿钱,解决了问题,国家稳定了。
然后,崇祯会不会想:你们这帮子文人很厉害啊,比皇帝都有钱,国家存亡必须依靠你们才行啊!必须要治治你们,不管什么罪名,以后不能再求着你们办事!
对,很多人都害怕秋后算账。
最后一点,饱读史书的官员们知道,王朝更替,也需要前朝的官员旧吏维持初期的稳定。所以只要把手里的钱藏好,等下一位皇帝坐稳了,自己依然有可能翻身。
想想清朝灭亡的时候,很多知县知府把官服一脱辫子一剪,迎接革命党人,自己依然能保住位置,继续作威作福……
实际上,明朝那时候已经烂到了骨子里,就算大家愿意捐钱,也续不了多久的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