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宠物食品品牌金故公告称,代工厂上海源鲜宠物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源鲜”)在生产过程中未经金故赞许,擅自变动产品配方,将原定的纯鲜肉投放比例大幅缩减至25%,并且整体产品配方也被调度,为此开始对受影响的产品履行全额退款政策。
而这次宠物食品风波中的品牌金故和代工厂上海源鲜并非行业里的无名之辈。
资料显示,邓峰一贯被视作宠物博主转型成功的代表,2018年,邓峰开始在账号“邓峰萌萌摔肿了”中发布关于自己的宠物猫舍,之后由于猫舍买卖惨淡,于是他开始转型,创建了猫粮品牌金故。

到目前为止,“邓峰萌萌摔肿了”已经成为全网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其社交平台上简介为:WCF双天下冠军猫舍、猫舍旗下品牌—— 金故GOLDENTALES 。
而上海源鲜创始人单延峰拥有18年多的冻干宠物食品从业经历,其发明的冻干鹌鹑蛋黄更是冻干帕特(帕特诺尔)品牌的爆品。2020年,单延峰创立了上海源鲜并与福贝宠食等国内外数家中高端品牌达成了密切的代加工互助。
对付金故的公告,同日,上海源鲜也进行了回应。在回应中,上海源鲜也承认“没有严谨的按照全部利用鲜肉的约定,只是部分利用鲜品”。
对此,上海源鲜也予以了相应的阐明,“生产时创造白条兔比例高导致灰分过高,于是进行了部分脱骨处理;由于金故品牌订单量大且任务紧急,为便于生产,对鲜白条兔提提高行了骨肉分离;又因景象酷热,担心冷鲜保存会变质,便先冻成板冻后利用;而且每次采购鲜兔数量较多难以凑齐兔里脊,只能积累后冷冻运输。”
金故和上海源鲜的这两份公告再次触动消费者敏感的神经。
今年以来,宠物食品乱象和宠物食品安全也正迅速引起消费者把稳,就在2024年3月15日,央广网中国之声就曾宣布每天有大量的劣质宠物粮从河北省邢台市流向市场。
界面***不雅观察创造,近年来,消费者对宠物食品质料的溯源和透明度哀求越来越高。为赢得消费者信赖,越来越多品牌会为消费者供应详细的代工厂信息及检测报告。
不仅如此,有的品牌还会供应质料信息,注明养殖企业名称。这是由于宠物食品的质料是生产过程中的根本,并霸占了产品本钱的50%-80%,这些质料的选择和本钱直接影响着终极产品的质量和价格。
但品控依然是品牌绕不开的难题,尤其是,上游工厂能否稳定地保持生产品质须要品牌格外把稳。
山东省宠物行业协会会长、中誉宠物董事长安中平7月17日第二届宠物供应链大会现场表示,本次共抽检37个企业的61份样品,检测项目包含水分/蛋白/脂肪/灰分/钙/磷/铬共7个。抽检结果中,41份样品全部符合标准,20份部分不符合。
安中平表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低消化率质料利用问题多,产品出厂不考验问题多,虽然问题较多,但海内企业并不缺少把产品做好的能力,但是,如何从流程上担保品质持续稳定,这是目前中国工厂面临的最大磨练。
“他们(注:指网红品牌)也有一些短板,如供应链能力和研发能力不敷,每每不能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在2023年一次投资者活动中,乖宝宠物表示。
这也便是金故和上海源彩争真个由来。实际上,目前大部分宠物食品品牌还依赖于代工厂。
食品家当剖析师朱丹蓬对界面***先容,目前宠物食品行业还处于家当构造较低的竞争情形,很多品牌没有工厂,依赖代工短平快地切入市场。
在市场高速发展的情形下,品牌和代工厂共同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在上述投资者活动中,乖宝宠物表示,近几年宠物食品行业发达发展,呈现出许多精良的网红品牌, 其运营职员多是由其他快消品行业的人转型而来,电商发卖能力较强,长于利用线上资源快速扩大品牌影响力,丰富了宠物行业。
而这也带动了上游生产真个高速发展。山西证券研报显示,宠物食品经营容许证数量从2018年226个增长至2022年563个,生产企业近400家,这个中以中小规模企业占主;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我国宠物饲料产量为146.27万吨,同比增长18.2%,2020-2023年CAGR为11.02%。
当下,各大企业仍在争相扩产。根据宠物食品行业垂直机构宠经说不完备统计,近一年来,中国宠物上游扩建产能投资金额已超过50亿元,上游培植正加速产能扩展与智能化升级转型,以应对市场环境改变带来的寻衅与机遇。
此前,嘉吉动物营养北亚区总裁郑鸿飞也曾对界面***表示,宠物虽然疫情期间受到了一些影响,但一贯都以高双位数的速率发展,现在老龄化社会构造的变革和单身家庭涌现,也在不断推动宠物数量增加以及宠物消费品行业的发展。
为此,嘉吉也在嘉兴投资培植了工厂,为嘉吉下属的宠物食品品牌佩玛思特供应犬猫食品。宠物市场也成了未来佳嘉吉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重点之一。郑鸿飞表示,“我们也会近几年不断去投入。”
但宠物食品行业也正变得越来越卷。
山西证券研报认为,2023年开始,宠物市场贬价征象愈发普遍,上游猫舍的活体猫价格大幅跳水,而线上宠物产品优惠力度进一步增强。进入 2024 年,宠物食品行业的价格战依然没有结束,生产端低价产品仍霸占主流,品牌端竞争同质化,渠道端各大电商平台和直播间通过产品最低价引流,而在非“双十一”、“618”大匆匆节点的时段,折扣匆匆销成为常态。平台要流量,品牌要成交,当品牌、渠道等参与者都致力于提升自身市场份额的情形下,行业价格战在所难免。
在市场越来越卷,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越来越关注,并习气于向上游生产环节溯源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正成为品牌和上游工厂共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