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在政务新媒体运维过程中着眼培植更加威信的信息发布和解读回应平台、更加便捷的政民互动和办事做事平台,积极传播党和政府声音,深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做好主题策划和线上线下联动推广,做准做精做细政策解读阐释,产生了一系列语态新、形式新、易传播的互联网佳构佳作,打造了一批传播力影响力较高的优质佳构账号,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市委网信办依托政务新媒体传播影响力剖析平台,对全市各区、各委办局政务新媒体进行了数据剖析和客不雅观评定,综合评比出2022年度传播力影响力排名前五的区政务新媒体和排名前十的委办局及公民团体。
从2022年12月29日起,市委网信办推出重磅专栏“津网推介”,约请上榜账号认证主体,分享账号运维、议题设置、内容策划等方面的履历做法、特色亮点,多维展现政务新媒体“津”牌实力。

【本期分享——天津河西】
天津河西
用“指尖”温暖“末了一米”
让“政事儿”走进百姓心里
近年来,河西区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媒体格局、丰富传播办法,全面推进“天津河西”微信"大众年夜众号、“河西发布”官方微博等政务新媒体培植,彰显政务新媒体主流舆论、信息枢纽、互动平台三位一体浸染,用“指尖”温度打通便民做事“末了一米”,让“政事儿”走进百姓生活。
2022年,“天津河西”微信"大众号推送各种信息资讯6230条,阅读量“10万+”推文212篇,粉丝打破25万;官方微博“河西发布”粉丝量打破50万。
详解政务信息 做好百姓 “信息源”
“打通传播渠道,发布威信声音,拉近政民间隔。”
作为河西区主要对外窗口,河西区政务新媒体始终环绕市、区中央事情,与各职能部门紧密协作,制订“信息发布申请单”,强化信息发布“精准度”。2022年,“双微”平台,以“一图读懂”的办法解读《河西区行政容许事变清单》《河西区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河西区2022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操持》等条例政策,实现惠企利好“一键到位”直通企业。
及时做好回应 让百姓吃下“定心丸”
“百姓关注的、想知道的,便是我们急需发布的。”
把“津心办”“海河分”“政务公开”等政务做事功能嵌入“双微”平台的根本上,河西政务新媒体依托信息枢纽功能,积极整理集纳各种便民信息,充分发挥“威信”“及时”的发布能效。面对新一轮新冠病毒传染,政务新媒体平台第一韶光推出《河西区市场监管局查处天津首起无证发卖新冠病毒抗原试剂违法案件》,有效震慑经营主体、掩护市场稳定,及时安抚网民“惶恐”感情。整理区内社区卫生做事中央信息并推出《@河西人,这些卫生做事中央做事韶光有调度》,避免群众就医“白跑一趟”,赢得浩瀚网友点赞、好评。立足目标受众群体,将居家养老、疫苗接种等各项主要政策变成图文并茂、一读便知的手绘漫画,进一步拉近了政策与百姓间隔。
发挥媒体浸染 当好百姓“万事通”
“哪里有百姓,政务新媒体就在哪里。
河西政务新媒体高度关注民生热点难点,积极拓宽思路,回应网民留言诉求。通过开设“融媒说事儿”“摄像小哥问题多”专题专栏,站在“帮问、帮办”“您说话,我跑腿儿”“您来提问,我来答”的角度,积极沟通联系各部门,用“一起聊聊”的办法,回应办理百姓诉求,架起百姓和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增加网民信赖和用户粘性。如《居民出行环境需改进?我们来办理!
》,一度成为网民关注热点。《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我们一起向未来》《静气心齐 河西须要您》《网络安全 事关你我》《老旧小区改造托起安居梦》等一系列时评,为河西人降服疫情、干事创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致力一专多能 团队敢打能拼
河西政务新媒体强化运营职员党性原则、群众意识和媒介素养。新媒体运营团队包括笔墨编辑、美术编辑、拍照摄像、平台运营等共10人,目前卖力“天津河西”微信公众年夜众号、“河西发布”官方微博、学习强国河西学习平台、今日头条号等10余个平台账号。团队成员依托专业特长,放大上风效能。放下画笔写文案、走下荧幕剪***、编好稿件去拍片,多岗位交叉、多技能复合成为团队最显著的特色,创作的H5、海报、漫画、动画作品,让政务新媒体充满人情味儿,也更加有温度。
2023年,河西政务新媒体将连续优化政务信息发布流程,健全政务做事功能,完善运营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勾引力和公信力,让“河西声音”更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