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时期,电商做事以工具型运用为主;移动互联网时期,海内电商做事根植于淘宝开放平台,紧张供应移动端SaaS工具;进入多平台时期,小商家也逐渐发展为大品牌,电商SaaS也进入了决胜赛点,开始供应跨平台、一体化的办理方案。
针对不同时期的客户需求,光云科技也在不断调度自己的产品策略。在成立之初,就以超级店长入局中小商家电商SaaS领域,目前光云科技在中小商家电商SaaS已有超级店长、快递助手、旺店商品等多款王牌产品,目前在线做事客户400万+,付费客户120万+。2016年起,公司陆续推出快麦ERP、快麦设计、快麦小智等多款针对电商大卖家的SaaS产品,2021年还收购了深绘智能、巨沃,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大商家及品牌型商家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在电商需求之外,光云不断拓展SaaS做事外延,布局企业做事SaaS领域,目前已推出有成CRM、有成财务、有成报销、有成会议、有成会务、番茄表单等有成系列人财事物领域的SaaS产品。
站在当下的韶光节点,对付光云来说,最主要的便是在做事好原来的小商家根本上,拓展、做事更多大客户。为此,光云投资、收购动作更加密集,也开始投入“地面部队”,发卖和做事团队,管理团队也从技能天下中走向市井,理解客户真实需求。

那什么才是电商SaaS的终极形态?光云想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本文,36氪专访了光云科技联合创始人、光云大商家SaaS卖力人张秉豪。他将从光云的角度,讲述电商SaaS赛道的十几年景长。
01. 谈变革:13年经历3个电商发展阶段
36氪:2009年景立光云科技,已经由去13年,最初成立的初衷是什么?
张秉豪:2009年之前我们就有一段创业经历,在2005年旁边,我跟光华(光云科技董事长兼CEO谭光华),还有几个同学,在大学里就开始做淘宝卖家流量剖析系统,那时候叫淘宝计数器 。
淘宝网起步时还是PC时期,平台也没有供应流量剖析系统。但是卖家想知道哪里投广告效果好、哪些宝贝访问量大、哪些区域的人访问宝贝多。
我们几个学生在宿舍里创造了这个市场痛点,一拍即合,开始研发。当时我们的网站可以做跟流量干系的实时的流量数据剖析做事,也支持图片定制、动画效果实现。
2005年,我们网站每天有几百个新增用户,也开始涌现了付用度户。这或许是海内电商SaaS的雏形。
36氪:当时为什么阿里不做这件事?
张秉豪:在当时的发展阶段,阿里有太多别的功能要做了,最主要的便是环绕消费者和交易真个根本培植,即做大GMV。因此更多技能资源会投入到为消费者而做的功能,毕竟C端才是平台最在意的。有C端才有B端,那B真个优先级自然更靠后一些。
犹如现在的拼多多和抖音电商,有很大一部分做事还是第三方在供应。
36氪:光云科技是从淘宝计数器这个产品蜕变来的吗?
张秉豪:当时刚开始有SaaS软件观点,我们也算是第一批电商SaaS开拓者。后来阿里来武汉校招,我们就跟淘宝去谈互助,没想到后面就被阿里招到里面做程序员了。
为什么是2009年景立光云?原来也有很多像我们这样的小开拓者,但如果没有阿里开放接口,很多数据拿不到,软件是做不到位的。2009年淘宝开放了接口,我们以为电商SaaS根本条件成立了,以是就做了光云科技。
36氪:从淘宝初始,你们就作为生态厂商陪伴淘宝发展,也算经历了中国全体电商的发展周期。这中间,你们以为是否有阶段的划分?
张秉豪: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特色。
1.0阶段,是PC网页的年代,淘宝的早期。那时有很多参与电商的人,实在没有把这事作为买卖。淘宝生态的根本也不足完善,商家的需求紧张还是在怎么获取流量、怎么做成交、怎么把货发出去,这个阶段的特点就决定了长不出大商家,一天超过1万单的卖家都是非常少的。对付大部分中小商家来说,更须要小工具,以是超级店长、快递助手,这些都是商家最喜好的软件。
2.0阶段,大概在2014-2017年,移动互联网兴起,关键词是流量大、头部商家、前后端业务繁芜。移动互联网带来了很多改变,改变最大的便是流量,毕竟打开网页购物跟手机端购物的频次完备不同。同时,由于电商根本举动步伐的完善,电商商家也都开始专业化运营,涌现了几十人、上百人的电商团队。
在这个阶段,订单量变大,一天几万单的商家都涌现了;淘宝的运营体系也逐渐变得繁芜,各种营销推广活动变多,多件订单、买一送一、七天无情由退换等也给商家后端做事带来压力。
此时,商家的瓶颈在于用户体验提升,订单产生,如何快速和准确地发货,做好售后。
3.0阶段开始于2018年,直播、内容电商等加入电商生态,新平台加剧全体市场竞争,竞争加剧就让商家更看重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这个阶段商家最主要的便是财务能力,把账算明白,才能决定运营的优先级,把控产品节奏。在进账、出账、库存、退款、损耗、职员本钱、仓库用度等等财务数据越来越细致时,对数据打通的哀求越高。
这个阶段,很多商家已经很大了,一天可能发10万单,这时其上风在于后端,也便是须要光云这类公司,帮助商家打通仓库、客服、商品管理系统,将全体数字化体系建立起来。
36氪:多平台时期,平台之间是否会对SaaS厂商提出排他性哀求?
张秉豪:实在不会。平台重视商家体验,依赖生态的做事商的力量来做事好各种类型的客户。
多平台也是商家现在必须面对的现实,而光云从前间在淘宝积累的做事商家的knowhow,可以运用到其他平台上;同时,ERP这类软件天然便是多平台的,以是多平台对我们而言,本身便是要全力以赴的事。
终极光云要考虑的是能不能在不同平台把利用体验做到最优。
36氪:早期光云作为SaaS创业公司,面对大厂的话语权可能没有那么强,很随意马虎便是要被大厂牵着走,你们是怎么处理这个抵牾的?
张秉豪:做事商和平台目标是同等的,都希望做事好商家。这时谁能把这个事情做好,大厂就乐意跟谁去互助。
36氪:哪些功能大厂不会碰?哪些他们会碰?你们是如何把握好这个界线的?
张秉豪:平台优先考虑的是消费者体验,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会传导到B端,以是须要做事商去做好B真个体验改进。
而在B端,商家端很多需求天然便是多平台的,每个平台哀求不同,很难由平台来完成这件事。
02. 谈策略:大客户是当前阶段的重点
36氪:光云科技第一款产品是什么?和淘宝计数器的产品方向相似吗?
张秉豪:我们第一款产品叫“超级店长”,是一个综合性的软件。阿里开放接口之后,商家的关注重点就变成怎么获取更多的流量,营销的主要性就提升了。
早期,超级店长做了很多流量干系的功能,比如淘宝的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索引擎优化,利用搜索引擎的规则提高网站在有关搜索引擎内的自然排名);还做了流量转化的功能,比如帮助商家打折、匆匆销;也做了提升效率的工具,比如批量修正图片、批量打水印、帮商家做宝贝详情页等。
36氪:根据不同的时期特色,光云是如何进行产品的调度的?
张秉豪:最早我们做小工具,比如超级店长、快递助手,到现在也还一贯在做,并且在各个平台上上风也比较明显。
2016年开始试水大商家市场,先后推出快麦ERP、快麦设计、快麦小智等多款针对电商大卖家的SaaS产品。
2017、2018年我们开始布局企业做事,便是基于钉钉、企业微信、飞书的商家办公类的产品。
36氪:目前商业进展如何?
张秉豪:小工具还是我们商业化的根本,目前小工具该当有400万+的客户,有120万+的付费客户。
大客户紧张产品有ERP、深绘、客服机器人等。目前大小客户数量差距比较大,但是1个大客户可能抵100
个、1000个小商家带来的收入。尤其是快麦ERP系列产品,每年都在翻倍增长,是行业里增速最快的。去年
大商家为我们带来了超过一个亿的发卖额,占总收入20%多。
36氪:从做事小商家到大商家,会有发卖策略上的不同吗?
张秉豪: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第一,客单价不一样,就导致了客户的决策逻辑不同。
小工具客单价是100-1000元,这个客单价决定了,商家的决策逻辑便是电商购物的决策逻辑,即以线上订购为主,没有发卖干预,商家在各个平台的做事市场就能决定采购。
大商家客单价在5-50万不等,这种情形下,商家决策就比较谨慎,决策链路也会更繁芜,因此我们建立了发卖和做事团队,做好每个市场的口碑,做事好客户,实时的地面做事相应,以此来推动客户的决策。
第二,二者对做事的哀求也不一样。大商家的系统如果涌现问题,对买卖影响极大,以是他们对做事能力非常看重。
36氪:这些年的发展进程,有没有哪件事是你们以为最难的?
张秉豪:最大的困难便是发卖办法的改变。要做事好大商家,就必须回归到传统的“地面部队”的直销办法,就像阿里巴巴最早的中供铁军。
而这个直销体系0-1的培植,以及管理层如何去面对这种变革,是比较大的困难和寻衅。我们以为靠招聘一些发卖职员,是不能根本办理问题的,以是公司决定All in转型:我们每个人都跑到一线,把商家真正的痛点、需求搞明白,不管是什么办法,跟商家饮酒、跟商家喝茶、跟商家深夜畅聊。
我现在以为,“在一线”对每个SaaS公司来说都很主要。卖力人到底是在一线自己感想熏染,还是听其他人申报请示,有着实质差异。
光云在外地有30多个办公室,还有发卖、客服、技能平分歧角色的员工,信息对称的本钱非常高。在小工具维度,由于工具的需求是确定的,以是没有太多须要协同的,但是大客户之间差异很大,就算理解了广州的业务,也不代表理解了义乌、福建的业务。
我们也由此思考了很多,海内有些SaaS公司发展不好,是不是由于创始人大多是技能和产品背景,欠缺发卖能力。但其实在SaaS企业的中早期,发卖能力反而起到了决定性浸染。
原来光云是技能基因,大家都是程序员、产品经理,在公司好好研发产品就行了,现在都去做发卖、做做事,这对个人的性情、全体公司的文化都有很大影响。
36氪:您刚才提到,你们全国各地跑家当链,那么海内不同区域的电商,他们会有什么地域特色?
张秉豪:跑完之后感触很深,不同地域的风格确实差异很大的。不是说有了电商才有了这些家当带的,而是家当带本身就历史悠久,电商靠近家当带,家当带带动电商。像杭州的服装家当历史非常久,以是电商早期会天然想靠近它;广州,城市跟屯子是结合的,劳动力本钱比较低,快递24小时开工,工厂凌晨两三点也还在发货,广州的电商老板,会约你半夜去他办公室喝茶;潮汕地区劳动力本钱较低,以是工厂大概多;山东的临沂现在是快手电商的主要发展地,这跟临沂之前的积累有关。
如果不是自己去跑一趟的话,很难把每个地方的特色都搞清楚。
36氪:不同地域的电商,是否会对我们的产品提出不同哀求?光云会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去调度你们的产品吗?
张秉豪:在产品调度这个维度,我们有主战线——鞋服箱包跟百货,相对来说避免了产品需求的无限发散。在主战线根本上,光云的后台是可以通过配置系统来实现不同的流程,在深入理解客户的业务和需求后,灵巧配置系统,能给客户带来最佳实践方案。同时,我们会通过投资、收购和自研的多重布局知足客户需求。
03. 谈未来:客户想要综合性做事SaaS
36氪:你们的收购和投资劲头很猛。两笔收购背后的缘故原由是什么?
张秉豪:收购深绘、控股巨沃都是为了更好做事大客户。深绘和巨沃都有大量的KA客户,补齐光云在KA商家市场的产品空缺。特殊是收购深绘后,深绘和公司原有产品快麦设计在营销体系、客户群体和研发能力等方面形成了互补整合,使得公司做事KA客户的整体能力大幅提升。
36氪:看到你们也投资了薪人薪事这样的HRSaaS厂商、授客学堂这样的企业培训公司,相对付你们投资秦丝科技、马帮ERP这种跟电商干系的公司,投资人力、培训企业的逻辑是什么?
张秉豪:刚才提到,我们三块业务,电商小工具、大商家产品、企业做事,企业做事包括人财事物。电商企业归根结底也是零售企业,他们也有标准的人财事物需求。比如有的客户从淘宝小店逐渐发展到品牌公司,并且成为了海内很有名的潮牌,也有了线下门店,公司有几百个员工。很难说他仅仅是一个电商公司了,以是他也须要HR软件,也须要对线下门店的培训。
我们不仅以投资的形式去做人财事物,我们也在自己发力,不断拓展SaaS做事外延,借势钉钉平台,光云已推出有成CRM、有成财务、有成报销、有成会议、有成会务、番茄表单等有成系列SaaS产品。
36氪:不同的产品之间是如何发挥协同浸染的?
张秉豪:一方面是产品的深度协同。像快麦ERP与深绘的打通,深绘在商品的设计环节,就可以把商品的资料同步快麦ERP;像客服机器人与快麦ERP的协同打通,ERP里面的商品资料信息,机器人进行自动回答的时候会自动调取,比如库存数据、物流信息等,可以实现机器人自动化处理售后问题;像快麦ERP与有成财务协同打通,就可以实现业财一体,都是可以产生协同的上风点。
另一方面还有发卖层面的协同。公司的发卖同事在营销快麦ERP的同时,也在搭配售卖客服机器人、财务软件、设计软件。
36氪:大客户可能会须要All-in-one的产品?
张秉豪:对,长期来看一定是这样的。我们看好每个赛道的精良企业,通过投资整合,作为生态伙伴与光云深度协同,为商家供应一体化的做事,某种意义上实现了All-in-one。
36氪:你以为电商SaaS这个赛道,未来末了的结局会是什么样的?
张秉豪:首先,不管哪个赛道,末了都会涌现马太效应,以是能不能做事好行业的头部客户,是SaaS厂商的决胜点。
其次,任何一个商家的目标永久是降本增效,提高产出,以及更好管理员工、做事客户、连接高下游。以是具备一体化做事能力的综合型做事商会是未来的主流方向。从目前来看,还没涌现具备这个能力的做事商,好在大家都是在往这个方向上走。
36氪:大概还要多少年,可能会涌现这样的结局?
张秉豪:SaaS最早都是从一个角色切入,逐步触达到更多的部门,现在这个趋势已经明朗。我以为两三年内,肯定会看到很多客户从ERP切入,开始利用光云更多软件。
36氪:这些年你们最光彩的一件事是什么?
张秉豪:最光彩的还是我们在机缘巧合下很早就进入电商做事行业,当初选择时没深想,但现在转头一看,创造这个行业高速发展,我们也算乘上了时期的东风。
这些年,投资市场对toC越来越冷淡,更多把希望寄托在toB上。而toB虽然回报周期比较长,但商业代价够深,一旦建立壁垒,很难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