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F-23各项设计堪称跨时代,为何最后赢的却是F22战机
小挖客说,YF-23并没有比YF-22更先进,它只是可能隐形性能更出众,可能更符合一些人的审美观。但它其实缺乏远见,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别的span>它完成度太差了,所以输得并不冤。小挖客认为它可能更适合象F-15E那样做点双任务。
美国对未来空战的>判定/strong>
这是重点,是最被忽视的地方!隐形战斗机对非隐型战斗机,可以在对方没有发现的距离上开火,占尽优势。可是如果对手也是隐形的呢?当年ATF选型时美军已经在考虑未来如果对手也掌握了隐型技术的话,隐形对隐形会怎么样?

模拟试验表明,雷达技术没有大的突破时,隐形飞机雷达反射面积大幅减小,会使机载雷达、导弹雷达制导头的探测距离缩小!当时最先进机载雷达对1.5平方米的典型战斗机目标发现距离最远可达150公里,而面对隐形飞机时呢?答案是10公里以内!有些试验甚至到了1公里雷达还没有反应!这时飞行员早就已经凭肉眼看到对方。这时怎么办?只有格斗了!因此,隐形战斗机的格斗性能将变得特别特别>紧张/span>!
美国预料到这种情况以后,当即放缓了自己的强项——中程和超远程空空导弹、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发展速度!俄国搞400公里空空导弹、欧洲联合研制冲压动力的“流星”远程空空导弹的时候,美国却把自己的超远程空空导弹(上图)下马,还退役了F-14“雄猫”加AIM-54“不死鸟”导弹这样的远程梦幻杀手组合,转而优先发展AIM-9X红外成像导弹……在美国人心目中,未来隐身技术扩散后,超远程空战发生的概率急剧降低,机载大孔径雷达发现隐身形飞机都那么难,雷达制导的导弹很可能还不及红外导引头呢!
YF-23的特点更接近B-2
它的优势是隐身,而且是全向隐身。采用了蝶形V尾,漂亮而且阻力小、隐形性能好,如下图。反观F-22还保留了传统的双垂尾,的平尾之间会形成角反射器效应,后方的隐身性能当然会弱一些。
但是,玩过V尾模型的都知道,V尾只有两个活动翼面,进行各种机动时需要混合控制,而混合控制往往会产生一些附加效应,因此控制会比较困难。比如大迎角下偏航转向,可能会引起飞机发生俯仰。所以,V尾翼对机动动作控制得很不精确。反过来的例证,高机动性的试验机往往还要加上一些控制面。如下图。
YF-23气动控制力弱也就罢了,本来还可以通过矢量喷管来增加“直接力控制”来>补充/span>,但偏偏装了矢量喷管的是对手F-22,见下图!YF-23的尾喷管类似格鲁曼另一款隐形飞机B-2,优点是红外信号弱,但不能偏转提供控制力!B-2无所谓,它是轰炸机,可YF-23是要格斗的制空战斗机啊。
另外,YF-23的机头隐形性能好阻力也小,但明显空间比较小,很难装下大尺寸雷达天线,而雷达天线尺寸对于探测距离至关重要,这对隐形战机之间的对决也是不利的。
YF-23的完成度比较差,价格高
对比试飞时,YF-23连内置弹舱都还没有呢,如下图!顺便说一句,俄国的好象也还没看见弹舱的情况,完成度也够差的。
另外,YF-23的报价高出F-22不少,也是导致它出局的关键因素之一。
最后结论
总之,YF-23隐形性能很可能优于F-22,但在隐形战斗机之间的对决中,可能只是晚几公里被对方发现而已,这已经在目视距离以内,此时格斗性能差就是致命的弱项!而F-22综合性能优异不偏科,在隐形战斗机之间的对决取胜把握更大,是竞标得胜的关键。
附着一层虽败犹荣的怪论奇论,往往能忽悠门外汉不辨西东。其实说到底没有这么神乎,充其量诺格和麦道竞争失败的一型验证机罢了。
毋庸置疑,F-22最出色,YF-23设计得花里唿哨没有用。
今天再问什么理由的话,不能说一点没有,也许美国空军是怕了,从第一代到第四代,没有一型飞机能用俄制飞机面前取得压倒性优势。只以三代机来说,F-15根本搞不掂苏-27,于是加紧通过打造五代机来制衡它。
经过反复权衡,以为F-22最为合适,而设计为菱形机翼的YF-23尽管说起来指标蛮高,也只停留于纸面上,更加之其使用的变循环发动机YF120,在技术上严重不成熟,从而严重影响到飞机能否按时入役。是求稳心理使然,更对动辄乱七八糟的所谓高性能不感冒,严重超过了空军心理预期。如果再次中招,为盲目高技术所迷,那么魂舞大漠敢说,只会比现在的F-22失败更加糟糕。
F-22本来也不是什么成功的飞机,造价昂贵不说,维护成本太高,性能上使用至今,还具有诸多不稳定性,飞行员们总是飞得心惊肉跳,有一种难以驾驭之虞。就是这样的战机,可以奇怪的是,居然被不少人奉为最先进,呵呵,忽悠不忽悠的不知道,美国空军最聪明,只生产了180多架,便果断将生产线关掉。以为这就对了,再生产下去,成本难以接受不说,要在到底能表现出多大的战力,心里没有底,才会越生产越心慌。本来想求稳的F-22如此,更何况一切不确定的YF-23呢?
谢谢邀请!
YF-23/Fightetprototype“黑寡妇”BⅠa
ck.WⅰⅰdowⅠI
是美國“诺斯洛普+麦
.道”公司联合开发的竞标验证机。
YF-22是“洛.马+波音”公司联手研制的竞标机型。
(美國空軍ATF項目获胜机型/F-22)
YF-22/YF-23四代机的研发是标准的“強强联合”航空业産品最先進技术完美体现!
(YF-23/“黑寡妇”四代机经典之作)
(YF-22/YF-23同框试飞照、是美國航空制造业的巅峰之作)
YF-23采用独特的菱型气动外形设计、充分強调隐身特性、充满科幻色彩、没有采用矢量噴管技术仍然实現了高机动性、超前的设计理念、太多先進技术容一身、是丫F-23竟标失敗的直接原因!
国际航空界有一个不成文的默契理念;既一型全新设计的型号先进技术和机载设备、配置应用应该控制在整体设计的60%以内。
那么YF-23从外型设计、机载设备、先進技术应用达到90%之多、高科技、高性能预示着高投入、高风险和不可预见的使用风险和不稳定因素。
(丫F
-23独特整体外形设计、图为丫F-23发动机尾噴)
太先進是YF-23竞标失敗的原因之一!
(F-32对F-35、F-35胜出、F-32也是
敗于太超前太先進)
现代化、高科技、前沿科学技术是提升武器装备战斗力的条件和保证、但是、風险控制和使用成本是美國人不得不考虑的!
有钱也不敢太任性、务实第一、高效、实用是美军方的首选!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F-22“猛禽”四代机虽然成功获得美空军的采购计划、美空军装备了187架后、高昂的单机价格和使用成本、财大气粗的美国人也玩不起了、F-22停产、生产线拆除、技术封存……绝不外销!
YF-23“黑寡妇”/F-22“猛禽”战斗机技术被列为美国的“国家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