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剑桥大学博士Janus Dongye的回答让人拍桌赞叹,以下是他的回答。
标题:中国是怎么生产这么多粮食,足够养活十多亿人的?是靠入口还是自给自足?(编者译)
眼见方为实。打开谷歌地球,从天上看看中国大地上到底在发生什么。西方媒体一样平常不会宣布这些东西。

哪些地方值得留神,我会逐一指给你看。
包括以下这些坐标点:
地点一:福建宁德港(东经119°57'45.2\公众,北纬26°43'02.8\公众)我们的第一站是福建省的沿海地区。
把舆图放大一点,可以看到海面上漂着上百万个屋子和网箱。
从浙江到广东,这段1000多英里的海岸线上,你险些到处都可以看到类似的网箱。
那是什么?那是中国的“海鲜农场”。
与其出海捕野生海鲜,不如在同一个地方养海鲜。这样一来,花较少的精力就能养出鱼、虾、蟹、龙虾、贝类等,挣的钱还多。
中国农人不但海水养殖,任何开阔的水域,水库、河流、湖泊都能养水产品。
想象一下,每个网箱养几十条鱼或螃蟹,加在一起是多大的规模。
那中国的海鲜消费量是多少呢?
据估计每年环球海鲜消费总量1.44亿吨,中国是最大的海鲜消费国,以6500万吨占环球总量的45%,接下去是欧盟(1300万吨)、日本(740万吨)、美国(710万吨)和印度(480万吨)。
在中国每年消费的6500万吨海鲜里,只有1500万吨是捕捞的,别的5000万吨都来自水产养殖农场。而日本90%的海鲜都来自捕捞。多亏了海鲜养殖,普通中国百姓可以买到便宜的海鲜,日常三餐可以吃得起海鲜。下面是范例中国家庭的团圆饭,你可以看到很多食材都是海鲜。
这样一桌供百口人享用的海鲜大餐,价格在120美元旁边。
地点二:浙江湖州南浔(东经120°09'02.9\公众,北纬30°46'14.5\"大众)
下一站是长江、太湖和钱塘江一带的洪泛平原。丰富的淡水资源带来了河流上游大量的养分,使这个地区成为养育1亿人口的鱼米之乡。这也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它比较类似孟加拉国、印度西孟加拉邦和越南西贡的洪泛平原。
与其余那些人口稠密的洪泛平原比较,中国人做了什么不屈常的事呢?
与栽种水稻比较,养殖水产品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致富更快。拉近一点,你会看到这里有上百万个鱼塘。除了鱼塘,你还可以看到周围种了很多树。
这些树是桑树,是用来养蚕的。两千年来,这片地区的中国人发展出许多高度繁芜且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个中最著名确当属桑基鱼塘,见下图:
在还不知道“可持续发展”这个观点的情形下,中国农人利用这个鱼-桑-蚕组成的生态系统已经有几千年历史。如今,这个别系发展成对同一片地皮的多次循环利用:
但要在鱼塘里养更多鱼,你得有增氧泵才行。它能向水里注入空气,使鱼有足够的氧气坚持呼吸。下图中,每个鱼塘中间的白点便是一个增氧泵。
要在每个鱼塘里安装增氧泵,就必须处处通电。怎么向增氧泵供电呢?当然是太阳能电池板。
你可以看到,太阳能供电的鱼塘已经开始替代桑基鱼塘。湖州的部分地区已经装上了太阳能电池板。
上图左为传统桑基鱼塘,右为光伏鱼塘
在地方政府的推动和专家的帮助下,农人和渔民开始学习最前辈的太阳能技能和可持续发展技能。
另一种生态循环是莲藕和养鱼。
在某些鱼塘里,你可以同时种菜,个中最常见的是种莲藕。中国每年莲藕产量达1100万吨,占环球总产量90%,出口量占环球60%。不只中国人爱吃藕,韩国、日本、越南也是入口莲藕的大户。
藕是我最喜好的素菜之一,希望中国能加大推广力度,让全天下公民都吃上这种美味。
第三种生态循环是芥菜-蜜蜂-鱼虾。
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来种油菜。农人们冬天从河床上把养分含量高的淤泥挖出来堆在岸边,然后在这种泥里种不同的作物,比如油菜或芋头,不用施化肥。经由上千年的耕种,这里的农田是这样的:
地点三:江苏省兴化市垛田镇(东经119°51'50.4\"大众,北纬32°56'51.9\公众)这里没有路,你得坐船才能在里面穿行。也正是由于这种生态系统,中国才成为全天下头号菜籽油生产国,产量占环球总量的22%。
有了油菜花,就能大规模养蜂。中国蜂蜜产量占环球30%。
实际上,美国消费的蜂蜜有1/3直接或间接来自中国。
除了蜂蜜,这里还是中国著名的大闸蟹产区。大闸蟹的价格可以卖到每公斤60美元旁边,只有中等收入人群才吃得起。
地点四:山东省寿光市(东经118°44'14.7\"大众,北纬36°44'15.9\"大众)接下来要去的是山东平原。
放大一点,我们就能在平原上找到上百万个“闪光”的小屋。看看周围,它们无处不在。
这是什么?原来是掌握温度湿度的蔬菜水果大棚。
大棚里,不管什么时令都能做到蔬菜水果一年多熟。这意味着蔬菜水果产量比传统农田赶过几倍。
比方说,大棚里种莴笋,从播种到收割须要52天,这样一年可以种将近七轮,效率高了七倍。
以是,大棚栽种在有限空间内极大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这对中国人而言切实其实太棒了。为了推广这种方法,华北地区地方政府为农人供应屯子互助银行贷款来搭建大棚。
此外,还在大棚内安装物联网监控系统。通过再教诲培训,农人们学会了用手机监控温室内部环境参数,比如二氧化碳浓度、光芒强度、土壤温度等等。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蔬果产量和消费量在7亿吨旁边,是天下总量的40%。印度大部分国民是素食者,可耕地面历年夜于中国,但全国蔬果产量是1.8亿吨,中国是它的3.8倍。窍门便是大棚栽种。
有了大棚蔬菜,中国人享用的蔬菜品种比天下任何地方的人都要多,价格还更便宜。查询网络百科就会创造,除了热带特产以外,中国每一种蔬菜产量险些都是天下第一,而且跟第二名拉开的差距还不小。许多东亚特有的蔬菜乃至都没有上榜,比如韭菜。
与蔬菜类似,中国除热带水果外的各种水果产量险些都是天下第一,远超第二名。
在日本,一只西瓜大约卖2000日元(18美元),在中国,买一只更大的瓜只要10块公民币(1.5美元)。中国新疆的西瓜特殊甜,如果你喜好吃西瓜或任何一种瓜果,都该当去一趟哈密。
地点五:西藏拉萨(东经91°09'18.6\"大众,北纬29°41'52.3\"大众)下面还是大棚,但是是西藏的大棚。把谷歌地球移到西藏任何城镇,都能看到大棚。
过去十年,西藏蔬菜价格低落90%,不用再从邻省运了。
历史上多数藏人只吃牦牛肉、奶、乳制品和面食,现在大家都吃得上新鲜平价的蔬菜水果了。
地点六:新疆伊犁可克达拉(东经80°35'21.5\"大众,北纬43°43'51.2\公众)可克达拉是北疆的一个县级市,西边是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地区。
这里的地皮很贫瘠,土壤酸性太高,水资源太少,种不了什么农作物。只能指望雪山上冰川融化时流下来的水。对哈萨克斯坦人来说,这样的栽种业本钱太高,而且本身市场也不大。
中国这一侧呢,所有荒地都被新疆生产培植兵团给耕种了。
过去30年来,新疆生产培植兵团每年都派农业学生去国外学习沙漠景象条件下最前辈的农业技能。这些学生回到中国后把滴灌法等前辈技能付诸实践。当技能条件成熟可以市场运用时,他们把新开垦的地皮卖给当地各族农人,或直接请他们加入互助社。
当地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人为了节约水资源和降落农业本钱,接管培训学习最新的农业技能。每个村落都有党员辅导他们如何科学垦植。
滴灌法可以大大减少用水量,从而节约本钱。在以色列和中国本土技能的帮助下,新疆的荒地成了高产的沃土。
那他们在这些新开辟的地皮上种什么呢?
番茄、辣椒、瓜果、葡萄和棉花。这些作物都比麦子利润高。
新疆有充足的日照和风凉的夜晚,这使作物更加甘甜适口,卖到内地和国外市场上的价格也就更高。中国消费者喜好买新疆水果,由于它便是更好吃。
地点七: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东经86°36'15.4\公众,北纬42°18'36.1\"大众)沙漠里这些赤色的地块是什么呢?
放大一点,你会看到这些是番茄田,种着无数番茄。这么大的规模,想象一下产量有多高。
你吃意大利面、土耳其烤肉或薯条的时候,可能就在吃新疆番茄。
中国每年番茄产量达5630万吨,出口量占环球1/3。个中1400万吨来悛改疆。从环球最大的番茄酱生产商就能看出来:中粮集团(第2)、新疆中基实业(第3)、内蒙古富源农产品(第6)、亨氏(第7)、新疆天业(第15)。
除了番茄和辣椒,中国还是天下最大的葡萄产国,产量占环球19.1%,最好的葡萄来悛改疆吐鲁番。
末了,聊聊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紧张作物吧。这是最主要的粮食,由于不但人要吃,还是猪、鸡、牛等产肉产奶的禽类畜类的饲料。
我们来做个比较吧:
环球最大的粮食产区比拟可耕地(千平方公里):中国1086、印度1579、欧盟1091、美国1631
大米(百万吨):中国208.1、印度169.5、欧盟3.1、美国9.2
小麦(百万吨):中国134.3、印度98.5、欧盟150.2、美国47.3
玉米(百万吨):中国257.3、印度26.0、欧盟60.9、美国366.2
可以看出,中国总体上是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但对近14亿人口而言,这个量足够让人“吃得饱”,但离“吃得好”还有一定的间隔。
地点八:河北省邢台市(东经 114°55'20.8\"大众,北纬 37°35'54.1\公众)中国宝贵的地皮资源是怎么利用的呢?下一站我们访问华北平原。这是中国大部分农作物的产地。(下图从上到下间隔1500公里)
这片平原上随便选个地方,比如邢台,这是个有700万人的“小”城市。(下图从上到下间隔60公里)
这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实际上绿色的是农田,白色的点是村落落,每个村落大约500人。比较大的白色区域是镇,人口从1万到10万不等。
可以看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挣了钱,他们开始在原来的农田上盖屋子,绿色的野外会越来越少,长期这样下去将造成灾害,但中国政府正在勾引地皮合理利用。
地点九:甘肃省庆阳市(东经107°40'38.3\"大众,北纬35°41'00.7\公众)重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始,可耕地资源匮乏的问题一贯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组织群众开垦山地,改造农田,就以黄土高原为例吧。
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实在不适宜栽种农作物。但如果你放大看看,就会创造所有山谷、山坡都被开辟成了可耕地。从天上往下看,类似植物根须的地方便是农田。
再靠近一点,你可以看到所有的山丘都被改造成了梯田。
可人们创造,梯田太多会导致地皮退化,雨季会发生泥石流等灾害。从1999年开始,他们意识到开辟太多农田不会显著提高产量,却会引发大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磨难,以是发起了“退耕还林”工程。
农人们放弃那些产量低的农田,改在上面植树。放弃地皮的农人会得到政府补贴,坚持他们原来的收入。
上图可以看出造林的效果。这解释中国政府吸取了过去的履历教训,逐渐理解了可持续发展的的关键。
中国领导人曾经指出,“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秉持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这可不是空话,可以说每个字都落到了实处。
此外,只管退耕还林工程减少了中国的可耕地面积,只管存在地皮退化征象,但在大规模投资农业技能的帮助下,农业生产效率仍旧得到了提升,海内粮食产量仍旧在增长。
个中一项技能是耐盐碱水稻,使农人可以在盐碱地里种出水稻来。
只管海内农作物产量提升,但中国仍旧没有实现大米、小麦和玉米的自给自足,大约10%的粮食还是得靠从天下其他地区入口。但实在这部分入口粮食多数不是直接供人食用的。
例一:酿制啤酒和白酒
从2006年起,中国便成为了环球第一大啤酒生产国,每年产量达4654万千升,是美国产量的两倍有余。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4.9%的速率增长。除了入口小麦,中国的啤酒花也大部分靠从德国和美国入口。
中国同时也是环球最大的烈酒生产国。多数中国人喝不惯威士忌和伏特加,而比较青睐味道更芬芳浓郁的白酒。中国每年的白酒产量大约在1360万千升旁边,比西方人喝的烈酒多得多。这还没有把私人酿的米酒算进去。
以是,中国有些地方的饮酒文化是外界根本不知道的,反正比英国和俄国人能喝。
例二:生猪和猪肉
环球猪肉产量
上图反响出中国人有多喜好吃猪肉。中国从美国和巴西入口的玉米有一部分被拿来做猪饲料,当然也有的用于鸡、牛等禽类畜类的养殖。
结论中国可以喂饱中国人,而且不是让人吃米面等主食填饱肚子。中国与大多数发达国家比较,美食品种更多、价格更低。这是我去过欧洲、美国、日本等许多地方之后的感想熏染。
在山东,这样一桌菜大概要50美元旁边。同样一桌菜在北京、上海、台北大概要150美元旁边,在加州、日本要300美元旁边。这还没有算各种饮料和酒类。实际上,日本和美国加州大多数人基本不会有一次享受20道菜这种奢侈体验,但这在中国再正常不过了。
写了这么长的帖子,希望有助于大家涨知识,中国生产的粮食可远远不止“养活”十几亿口人而已。
感激阅读。
来源:不雅观方翻译(ID:guanchaglobal)
本期编辑:石磊、李娜
以为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