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俏丽的“太湖明珠”无锡因长三角紧张领导人会议的到来而更加火热。
此前,重新“拥挤”起来的“五一”文旅市场已经为这次“兄弟相会”预热。根据综合统计,5月1日至5日,作为旅游大省的江苏接待游客总量达3537.57万人次,同比增长154.2%;实现旅游总收入301.13亿元,同比增长160.68%,热度全面超过疫出息度。
不负年光时间启征程,江苏与兄弟省市一起,一边做好疫情防控、提升安全做事保障,一边丰富文旅产品,提升文旅业态。通过做强村落庄旅游、赤色旅游、聪慧旅游等业态,创新推广办法,擦亮“水韵江苏”品牌,激活文旅消费,为疫后文旅高质量发展开了好头。

伴随着跨省游放开,长三角区域文旅市场的“坚冰”融化,一市三省文旅互助不断出新,市场领悟日益加快,家当互助走向深入,携手拉动“后疫情时期”文旅市场的全面振兴。
激活文旅消费大市场,擦亮“水韵江苏”新品牌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伴随一段故事情节版“水韵江苏”文旅宣扬片的播出,当天上午,2021年“中国旅游日”江苏省分会场活动在常州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推出“水韵江苏”绿色主题佳构旅游线路并发布一系列江苏惠民政策。
这不是江苏文旅全新宣扬片的首次亮相。早在3月1日《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文旅宣扬片便正式亮相央视,分为5分钟、3分钟、30秒、15秒数个版本,紧扣“水”和“文化”的资源特色,彰显江苏精神和气质。
为了让江苏旅游更有“诗意”,让江苏文化走向“远方”,这些不同版本的宣扬片,适用于官方文化互换、旅游推介,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媒体传播等各个媒介,以及重点交通枢纽、户外LED屏等多渠道投放推广,以助推“水韵江苏”文旅品牌影响力提升。
随着消费市场已进入需求多元发展、构造优化升级的新阶段,人们对文旅消费的内涵、品质与体验提出更高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堪称江苏历来最永劫光的旅游推广活动——“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文旅消费推广季活动3月27日在盐城大丰荷兰花海正式启动。本次文旅消费推广季活动将持续到7月31日,活动横跨春夏两季,贯穿清明节、五一劳动节、建党节、暑假等主要韶光节点。推广季以“适应新形势、推出新产品、知足新需求”为思路,设立6大板块14项系列活动。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干系卖力人表示,这场“最长推广季”是江苏创新旅游推广办法的一次主要探索与考试测验,通过系列精准营销方法,推动文旅推广从勾引消费向刺激消费、创造消费方向转型升级,擦亮“水韵江苏”新品牌。
且看——3月28日至4月,13位在网络上拥有超高人气、粉丝数达数百万的旅行家化身江苏13设区市代表“侠客”,开展一场场“水韵江苏”采风活动,“侠客”们以视频、图文等办法,在携程社区、微博等平台上,与全网游客一同云游“水韵江苏”,助力提升“水韵江苏”市场影响力。
4月24日上午,一场主题为“水韵江苏·开往春天的列车”活动首发仪式于南京站举办,300多名游客搭乘专列共赴大圣故里、神话瑶池连云港,开启为期4天3晚的定制旅程。
五一前夕,“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推广季五一大匆匆预热直播举行。这是“水韵江苏”星球号的首播,线上平台同步推出大量优惠活动,一举收成超过175万播次的关注量……
截至目前,微博话题“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阅读量已近2亿次。自文旅消费推广季启动以来推出的一系列创新活动,以及丰富优质的直播营销预热活动,有效促进了当地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扩容。
根据文旅家当指数实验室发布的全国省级文化和旅游新媒体国际传播力指数TOP10榜单,基于对省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在Facebook(脸书)、Twitter(推特)、Instagram(照片墙)、YouTube及Google(谷歌)平台上的传播情形进行综合评价,江苏省连续4月稳居第一,“水韵江苏”品牌正越叫越响。
回顾过去一年,顺应商业变革和消费升级趋势,长三角各地酝酿推出一批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认定一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造就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互动消费等新型消费,发展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等消费形态,努力实现文旅消费更具多样、更有活力、更加便捷,拉动文旅消费提升。
紧扣“建党百年”主旋律,奏响赤色旅游“最强音”
这个夏天,最美的颜色一定是赤色。
重温赤色印记、追忆峥嵘岁月,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赤色主题游览热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尤其是年轻游客成为赤色展馆和纪念地的新客源。如何紧扣“建党百年”时期主旋律,奏响赤色旅游市场“最强音”,成为长三角文旅人的共同思考和追求。
江苏赤色资源丰富,当前,全省共有赤色旅游景区77家,个中26处是全国赤色旅游经典景区。近年来,江苏也一贯在开掘赤色旅游市场,数据显示,去年,全省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00万人次的赤色旅游景区超过10家,全省赤色旅游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93.44亿元,共吸引各种投资28.35亿元,吸纳直接就业职员超过5000人次,创造间接就业约1.8万人次,赤色旅游培训人次累计超过2万人次,并与党史教诲关联程度日益变高。
今年初,在全省文化和旅游事情会议上,“打造提升赤色旅游产品”再一次写进新一年的事情要点,并明确提出“要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统筹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赤色旅游发展,重点提升一批赤色旅游景区,打造一批赤色旅游目的地,推出一批赤色旅游佳构线路和赤色文化研学旅游项目。”
为此,3月尾启动的“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文旅消费推广季中,已面向全国推出了12条江苏“赤色之旅”线路,近期还将推出以省内短程游为主的20条赤色旅游佳构线路、20个赤色研学旅游项目,让更多人开启赤色之旅。
各地不仅赤色旅游的需求变大,供给也更为多元,内涵更加丰富,并与党史学习教诲充分领悟——4月13日,“歌颂写在大地上·打卡江苏赤色地标线路发布暨学党史直播车全省行”在沭阳县启动,探寻江苏13个设区市的赤色地标;4月19日,南通市委党史办精心制作的“赤色舆图”《南通革命遗址、遗迹、纪念举动步伐分布示意图》全新发布;淮海战役纪念馆打造了“公民的胜利”淮塔青年学习社线路……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赤色旅游再次当仁不让地成为旅游市场最亮底色,约有30万游客踏上“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落纪念馆—八路军驻京办事处纪念馆”等10条赤色佳构线路,赤色旅游正实力“圈粉”。
放眼未来,奏响赤色旅游市场“最强音”,离不开赤色主题的深入再开掘——像20条赤色旅游佳构线路,就涵盖了全省13个设区市,涉及赤色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诲基地122家,俏丽村落庄13家,民族品牌企业8家,让游客在百年党史教诲中,充分体验和感想熏染我省赤色文化的秘闻和新时期我省在脱贫攻坚、村落庄振兴、生态文明培植等方面取得的可喜造诣。
而20个赤色研学旅游项目则突出互动体验。研学项目在体例过程中,便充分考虑针对学生、企奇迹单位平分歧的群体的需求,通过开展重温誓词、敬献花圈、讲革命故事,听革命业绩、看革命影片,唱革命歌曲等互动项目,实现寓教于“游”,促进革命传统教诲和赤色旅游和领悟发展。
年内,江苏还将创新开展“新百年·新百景”主题旅游推广,组织开展“百名赤色讲解员讲述百年党史”活动,多措并举,让赤色旅游盛行起来,让赤色基因传承下去。
“智”启区域联动一体化,促进文旅转型高质量
每逢节假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紧张卖力同道、带班厅领导都会坐镇位于省厅一楼的江苏聪慧文旅平台,通过监控大屏对重点文旅场所实时调度指挥,对涌现职员过度集中的地段区域,督匆匆各地做好分流开导,实现景区调度、市场监管和数智监控三位一体,及时创造问题,及时精准处置。
这是江苏做强“聪慧文旅”培植的一个场景。一场疫情重创了文旅行业,但也倒逼加速了“云”旅游、景区预约制、AR打卡等聪慧文旅业态的发展与升级。面对环球疫情的持续冲击和旅游“内循环”的新形势,充分利用数字技能,重塑文旅家当、提升文旅消费,成为大势所趋。
以旅游数据为例,大数据时期,景区闸机数、银联消费额、村落庄旅游监测数等,对假日旅游经济测算形成新的支撑。
长三角各地,环绕游客体验度这个核心,造就旅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文化场馆、景区景点开展在线预约预定、开拓数字化产品,支持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新媒体传播推广,让文旅资源借助数字技能“活起来”,并向云端拓展。
去年7月,江苏聪慧文旅平台正式上线,这个涵盖了市民出游做事、行业监管等功能的聪慧平台,让江苏全省的文旅实现了场景的深度领悟。这一平台让市民游客共享“苏心游”,让文旅行业监管装上“千里眼”,更让文旅市场趋势研判拥有“强大脑”,推动长三角聪慧文旅联动共享。
聪慧旅游正是我省推动高质量旅游发展的集中表示。见微知著,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化长三角文旅同盟互助,把做好“我们的事”与干好“自己的事”相结合,推动互助机制“一股绳”拧得更紧,领悟市场“一幅画”绘得更美,家当发展“一首歌”唱得更响,公共做事“一卡通”推得更广,市场监管“一张网”织得更密。
牵头举办“畅游长三角·美好新感想熏染”主题游活动,联合发布60条长三角“高铁+”旅游产品线路、6条长三角“高铁+”跨省主题游线路以及长三角“高铁+”自由行专列行动操持,涵盖一市三省50多个设区市(区)、95个热门景点和119家酒店、佳构民宿,助力打通长三角区域“内循环”……为化解因新冠疫情对旅游市场的严重影响和冲击,深化文旅领域供给侧构造性改革,江苏创新举办一系列活动,推动长三角文旅市场加快复苏。
不仅丰富产品,更互送“礼包”——针对后疫情期间旅游市场近车程、短间隔、高频次的“微度假”需求,我省组织旅行社签署长三角客源互送互助协议,约请长三角文旅部门和村落庄旅游单位参加江苏省村落庄旅游节,为促进文旅家当平稳康健发展按下“加速键”。
就在今年4月,三省一市旅游协会与镇江市政府共同主理第二届长三角自驾游家昔时夜会,以自驾游撬动市场。今年“五一”期间,长三角铁路发送乘客1651.8万人次,尤其是扬州、盐城、连云港等高铁新开通干线客流激增,分别较2019年日均增长50.1%、43.3%和22.2%,有力发挥旅游带动效应。
一个更加聪慧的长三角文旅家当未来,令人期待。
新华日报·交汇点 付奇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编辑: 王静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不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供应信息发布及传播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