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途》海报。
新京报专访该片美术辅导李淼,他也曾为《我不是药神》《刺杀小说家》《独行月球》《唐人街探案》系列电影等担当美术辅导,在他看来,每部电影创作难度的方向都不一样。比如,《刺杀小说家》是一个纯抱负类电影,难度在于让不雅观众接管这种阴郁风格;《独行月球》的困难在于将科幻和笑剧这两种风格揉在一起;《万里归途》的寻衅便是要创造一种比真实更真实的残酷感。
李淼带领美术部门预备了八九个月韶光,在宁夏某地实景根本上,搭建了赛布拉塔城和边沙场景,在青岛搭了2万多平方米的非洲小城,有些外籍演员进到实景之后,都跟片场的翻译说:“太像了”。

对李淼来说,《万里归途》的美术效果终极达到了之前的预期。他以为,这是在导演、拍照、演员等的共同努力下,才呈现出一个完全的作品。“我们美术的想法实在源自于剧本,只有剧本踏实,我们才能做出好的设计来”,李淼说,饶晓志导演非常高明,他在处理一些戏剧段落时很聪明,让这部电影有了灵气,而不是匠气。
【风格】
美术要做到夸年夜真实,要表示战役残酷
由于之前互助过多次,华策影业和自由酷鲸影业准备筹拍《万里归途》时,自然想到了李淼。当时李淼担当美术事情的《独行月球》刚达成不到一个月,他就跟导演饶晓志见了一壁,很快达成了互助意向。
《万里归途》剧照。 战役中的街景表示出真实的残酷性。
对李淼来说,《万里归途》的美术风格比较好确定,由于是讲述撤侨故事的商业片,首先要让不雅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觉得,其次要呈现出战役的残酷性,这种残酷不一定是血肉横飞。李淼举了一个例子,电影中张译饰演的外交官宗大伟来到莱普蒂斯城,刚进检讨站之后,就碰着了汽车炸弹,但是走过两条街之后,当地人就跟没事儿似的,由于大家对付身边的爆炸打击已经习气了,有点熟视无睹,这也是一种残酷。
之前国外有不少故事背景发生在中东或北非的电影,李淼也看过不少,比如《黑鹰坠落》(2002),《绿区》(2010),《逃离德黑兰》(2012),他非常喜好导演雷德利·斯科特,《黑鹰坠落》看了好几遍,但他没法拿这些电影作为《万里归途》美术风格的参考片,“故事不一样,不能拿它们的风格直接套,还是要有属于自己分外的风格元素”,李淼以为《万里归途》在美术上是夸年夜真实,便是在真实的根本上做得更真实。
李淼进入《万里归途》这个项目时,还没有完全剧本。在李淼印象中,导演对剧本有非常多的想法和灵感,一直在调度剧本,但对美术事情影响不大。导演常常给李淼吃定心丸,说你放心做,我不会改你的场景,或某个场景你们都开始做了,我又不要了。就这样,导演在写剧本的同时,李淼在做观点设计,两个事情同步推进。
李淼(图右)和道具辅导崔文良在片场互换事情。 受访者供图。
在前期预备中,李淼带领的美术部门一轮一轮地出方案,详细设计了多少张观点图没有细算,“两三千张肯定是有的”。李淼说。
【置景】
在宁夏戈壁滩搭出城市和边疆关卡
最初,剧组曾设想去摩洛哥或者约旦拍摄,但从现实层面不太好实现。一是由于疫情关系出国太麻烦,二是片中有大量战役戏,去国外炸他们的街道,操作也比较难。末了,剧组决定国外的场景全部在海内完成拍摄。
李淼说,在海内拍摄也是为了创造环境上的独特性。2002年的好莱坞电影《黑鹰坠落》、2018年的华语电影《红海行动》、2021年的韩国电影《摩加迪沙》等都有在摩洛哥取景,2008年的好莱坞电影《拆弹部队》、2012年的华语电影《逆战》等也都在约旦拍过,如果再在这些常见的取景地拍摄,很难做出不一样的东西,“干脆在海内做好了,虽然有点冒险,本钱代价有点大,但确实比较独特,别人没见过”,李淼对新京报说。
《万里归途》剧照。 片中搭建出的城市街景。
决定在海内拍摄之后,李淼和拍照辅导廖拟开始构想拍摄方案。有一个方案是在拍照棚里完玉成体拍摄,这样本钱可控,而且速率快。还有一个方案是搭建实景,但实景的工期比较长,可能会超过半年的施工,本钱也比较高。后来两人研究了一下,终极决定搭建实景,“这样的光芒最真实”,李淼说,这部电影之以是真实,光芒帮了很大的忙,由于在拍照棚里打光是打不出外景那种很硬的太阳直射光芒。
确定实景搭建之后,李淼和其他部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堪景。由于《万里归途》的故事背景在北非,这里有天下上很独特的地貌,是海滨沙漠,一半是大海,一半是沙漠,比如著名的北非城市卡萨布兰卡。
李淼也想在中国找这种有着地域独特性的海滨沙漠,有两个地区比较符合,一个在北戴河,一个在海南。但这两个地方面积都太小了,拍不出那种壮阔的觉得,并且两个地方的植被情形和北非地区的也不像。
后来,李淼和同事就放弃了“海滨沙漠”的观点,海滨沙漠看起来很美,但短缺了战役的残酷。他们决定将堪景范围放在西北的沙漠戈壁等比较苍凉的外景,就锁定了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这些区域。剧组在稽核后,创造宁夏地区的地貌综合性最强,它与内蒙古交界的地区有大片沙漠戈壁滩,还有丰富的工业遗迹,以前废弃矿厂还没有拆掉。当地给了剧组一块空地,空地上有煤矿,还有一些建筑,美术部门在此根本上又搭建了一些实景,让场景丰富起来,完成赛布拉塔城的场景搭建。
《万里归途》中结尾处的边疆外景虎克之路观点图。 受访者供图。
让李淼比较愉快的一个外景,是位于宁夏和内蒙古交界的虎克之路,便是这个外景决定了剧组将拍摄地放在了宁夏。李淼形容这里的地形很奇特,像一个口袋,外边是很广袤的平原,溘然有两座非常陡峭的大山把平原给掐断。如果想过这个关卡,只能通过虎克之路,就像是天然形成的两国的边疆。以是,李淼和同事就将其作为边疆的外景。影片结尾,上千名难民和中国同胞堵在边疆口,宗大伟和背叛军穆夫塔玩“俄罗斯轮盘赌”的重场戏,便是在虎克之路拍摄的。
《万里归途》剧照。 难民们在边疆口集结。
【寻衅】
在青岛建成以假乱真“莱普蒂斯城”
做《万里归途》这个项目时,美术辅导李淼有几次都想打退场鼓。在海内拍摄,只管即便还原出国外的场景,对付美术部门来说确实比较难。“毕竟我们也没有去过真正的战区,不知道能还原到什么程度,并且实景搭建的工期比较紧张,预算又比较紧,很多时候不太敢做”,李淼最初心里也没谱儿。
在实景搭建中,美术部门碰着了很大寻衅。在宁夏银川搭建赛布拉塔城和边沙场景的时候,正遇上冬季,最冷的时候有零下30摄氏度,一天10小时事情,可能只有中午的时候温度能轻微高点,其他韶光都没法事情。
“水泥刚从搅拌机出来,立马变成了冰疙瘩”,李淼说,水泥是须要养护的,如果来年开春温度一高,水泥化了之后,没有达到最高的强度,就随意马虎出危险。制片部门就想了个办法,买了很多电热毯,又调了好几辆发电车在虎克之路的大峡谷里边,等浇筑完水泥之后,给电热毯通上电,铺在水泥上,让温度最少保持在零摄氏度以上。
由于环境的恶劣,工期推进比较缓慢,本来估量三四个月的工期,末了干了六个月。
《万里归途》中的“莱普蒂斯城”观点图。 受访者供图。
《万里归途》中努米亚的都城“莱普蒂斯城”,是剧组在青岛东方影都的外景搭建的,有2条紧张街道,5条小街道,70多栋建筑,统共有2万多平方米。这些城市外景参考了一些国外城市的风貌元素,但不是单一地去找一个城市复原,而是领悟了一些比较强烈的,又能做出风格的场景。
李淼借助谷歌舆图去看叙利亚、摩洛哥等地区的一些建筑,有一些俯拍还挺棒的,但不是太清楚,只能看个大概。然后再去找一些相应的新闻图片资料做参考。
《万里归途》中的“莱普蒂斯城”观点图。 受访者供图。
《万里归途》中有很多外籍演员,他们来自南非、阿尔及利亚、也门、埃及、摩洛哥平分歧国家和地区。这也让李淼最开始有些担心,毕竟做的是人家生活的环境,做得像不像,很随意马虎就被人家看出来。
青岛的实景搭建完之后,有一位来自也门的演员,他一家人都参演了这部电影。“他们看到搭的实景之后,就跟现场的翻译说,这个场景太像他们平时生活的地方了”,从那往后,李淼对以假乱真的外景越来越有信心。
【道具】
背叛军的武装列车让幕后团队“纠结”
李淼说,毕竟这是一个现实题材电影,做出来之后不能让不雅观众吐槽太假了,片中所有细节都必须只管即便还原国外的真实环境。即便是街道上飘的报纸、碎纸屑和塑料袋,上面的阿拉伯语,都得是国外的标识,担保镜头里涌现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穿帮。片场有几个阿拉伯语的翻译,他们有很永劫光在中东地区事情生活的履历,他们就卖力帮剧组办理这些专业细节上的问题。
片中,背叛军掳走宗大伟、白婳和刘明辉等人的那场戏中,涌现了一个很故意思的道具——武装列车。李淼说,中东地区本来就有这种很奇怪的武器装备,在长途运兵或运送物资的时候,前面会有个领头的,相称于一个保障的列车,上面有高射炮、机炮等装备,也会带一些士兵,会给不雅观众带来一种视觉奇不雅观。
在设计这场戏中,李淼和团队就在思考,背叛军该当以什么样的办法出场。由于结尾,背叛军要开着皮卡车冲击边疆,这里就不能再重复了,要换个出场办法,就设计了武装列车的观点。
《万里归途》剧照。 背叛军乘坐的武装列车。
不过,李淼一度想要拿掉这个道具。“我一贯在反复探求真实感的度在哪儿,这个是不是有点离奇,不雅观众不知道能不能接管,会不会出戏,我也一贯在纠结,有时候自己在把握这个度的过程中,也要跟自己做斗争”。李淼说。末了还是导演把他拦住了,导演非常喜好武装列车,保留了这个元素。
近几年,海内电影在美术、置景、道具上的规格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拥抱科技与艺术。李淼说,实在电影美术部门这些年一贯在技能上做着改造,首先是人数越来越少,好多外景都实现了机器化,大量利用工程机器,速率和效率快了很多。比如,《万里归途》项目预备初期的沙盘模型,利用3D打印机几天韶光就可以全打出来,每栋建筑都可以来回调度。还有雕刻机可以为片中的道具加工一些金属零件,“在以前这都是不敢想象的”。
在李淼看来,电影的美术事情是随着社会的工业化水平同步发展的,“海内影视行业中的工业制造水准提高了,我们才能借助上”。
新京报 滕朝
编辑 黄嘉龄
校正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