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看似利润高,但是不赚钱,是什么>缘故原由/h2>
我要回答的是,首先就没有看似利润高一说,就拿几样主产来说,棉花两三块钱一斤,每亩产量四百多斤,种,收周期长,(农药,化肥,水费,油费,运输费,人工)一亩地下来要一千多。像水稻,大豆也都一样,其实就没有什么利润。平原地区来讲,大多数都是机器操作,可节约点人工,人均种植面积大一些,收入会多一点。但中国农业地形丘陵和半丘陵地带占比也不小,像这样的地区农业种植人工陈本太大,好多地方真可以说是要靠天吃饭。再说农民的农产品由于文化水平的原因,也得不到好的推广,不会包装。所以说不赚钱。作为土生土长在农村的我是最深有体会。
其实农产品整体利润并没有看似高,有可能一些高、新、特产品会显得利润高,比如小罐茶、五常大米之类,实际利润率咱也不知道。面上来说,农产品利润率相对其他行业应该是居于中下游水平,所以大家感觉都是不赚钱,只是农业作为第一产业,行业规模大,老百姓刚需,政府也比较重视,所以比较收到关注。农业不赚钱我感觉有几个原因:
一是初级农产品大众化趋势明显,陷入价格战泥潭。简单说,你买米、买面、买菜估计没啥忠诚度吧。

二是不讲究品牌,总体溢价能力弱。农业品牌每个几百万估计也有几十万,你记住几个?有品牌的许多也未必注重品牌营销、推广,有跟没有一样。
三是靠天收,怕疫病始终是过不去的坎。你看看非洲猪瘟,看看又是旱又是涝的,几年忙活,一朝死翘翘。还有生鲜蔬菜的损耗真的是太大了。。。。
四是从企业来说渠道、研发、宣发等投入来说,市场的平均水平要远远高于一般农业企业的可承受水平,所以赚个毛线钱。
五是能赚到还不错利润的企业,市场规模小。讲真,做大了也就不赚钱了。
农业不赚钱一个重要原因是分散生产、分散经营,小农户、大市场,这个问题一直没得到根本性解决,所以总是出现菜多伤农、菜贱伤农这样的事情。从面上应该持续推动规模化经营,推动规模企业发展,垂直行业联盟、协会等发展,个人感觉现在漫天的直播带货方式,小而特的东西还是不错的,但是不宜从面上过渡宣传,会冲淡真正的农业市场的需求发现,对整个行业链条发展来说有可能存在阻碍。
以上想到哪里说到那里,比较乱,供参考。
农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产业,改革开放40年了,中国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独农业发展比较缓慢,农民的收入增长也比较慢,农业看似利润高,但并不赚钱,甚至有些投资农业的大佬搞得血本无归,比比皆是,搞农业赚大钱的人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投资时间长,见效时间慢,需要耐心和恒心。
2、农业受气候影响最大,属于露天“工厂”,风险大,产量不稳!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农民遇灾受损严重!
3、农产品价格偏低或不稳,如果今年价格好,明年就有大量人跟风,农产品价格就会暴跌!
4、农业属于规模效应,有规模才会有收益,规模农业必须配套农业机械,投入大,时间长,有些人投入过程中就退却了!
5、农业补贴力度不大或补贴不透明,挫伤农民积极性!
6、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发展有机农业,让人们吃好、吃健康,彻底减少或杜绝使用化肥、除草剂、农药、激素,当有机农业发展起来的时候,也就是做农业能赚钱的时候!希望能早点看到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