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本日有一件挺大的事情,热搜挂了一天。

拼多多员工加班后,在半夜 1:30 回家的路上猝去世,经抢救无效去世亡。
这个爆料在昨天晚上( 1 月 3 日 )就开始有了,不过只是小范围谈论,大饼朋友圈有不少谈论。
但是这种网上爆料很随意马虎翻车,没办法验证真实性,即便脉脉上有实名用户表明是真事。
等到了本日,微博上的开始喷发,全民激怒,热搜挂了一整天。
知乎紧随其后,乃至还爆出了 “ 拼多多官方回答 ” 的截图,内容可以说是非常避重就轻且不要脸了。
( 拼多多官方曾将此答案截图定性为谣言 )
下午 5 点旁边,有表示拼多多官方回应员工猝去世确有其事,并且发了一张回应的便签。
加班+猝去世这俩关键词,最近几年每几个月就要出一回。
本日在准备写这件事儿的时候,我脑袋里乃至蹦出了个小人跟我说:
“ 别写了 ”
“ 写个屁啊 ”
“ 写两个贱字儿有用吗? ”
说实话,发生这种事儿的时候,我们次次骂,每天骂,普通人在骂,有影响力的 KOL 也在骂。
骂到狗血淋头,骂到上热搜,骂到 10W+,骂到 100W+,骂到对面公司老板祖坟冒青烟,也基本上办理不了问题。
人家股价都不带动一点的。。。
每天哭真能哭倒长城吗?
不能。
张麻子每天骂,真能骂去世黄四郎吗?
不能。
公司终极还是照常运营,每个人骂完了都还要连续在原有岗位上打工,毕竟房贷要还,车贷也要还,嘴上可以厉害点,身体却要很老实。
然后按照以往的加班后猝去世常规剧本,过程基本都是:
家属得到赔偿 → 舆论逐渐骂不动 →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劳资关系干系的事非常繁芜,是全体社会的难题,我说不出什么培植性的办理方案,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多数也提不出什么完备的办理方案。
这便是为什么我说我有一瞬间不想写这件事儿的缘故原由。
但,思来想去,我以为在我的认知范围内,可以抛出一个非常主要的议题:
成本在抑制发声、掌握舆论上的能力是不是有点太强了?
作为一个干系从业者,拼多多这次的公关策略挺教科书的。
首先有个准则:不报就不会有,不盖章承认的事儿便是谣言。
从昨晚开始,就一直有关于这件事儿的爆料。
作为本家儿,无论真假,总要有个回应对吧?
对不起,没有。
这都是大厂的常规操作了,在行内叫 “ 冷处理 ”。
由于所有舆情事宜都不一定终极走向爆火,有可能传着传着就熄火,不出来表态就跟自己没紧要,日后也留不下痛处。
光是硬挺着不说话当然没办法冷处理,要辅以删帖降落热度。
现在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拼多多有在做删帖,由于某些删帖操作诸如 “ 有偿删帖 ” 在法律上是入刑的。
同时即便他真的删帖了也不会给你留证据,比如 HR 让员工在脉脉上删贴,没人会跟事情过不去,还是那句话,毕竟要讨生活。
在微博平台上之前还有一招 “ 操作热搜 ”,不过微博被网信办约谈热搜整改之后也不太能做了。
那不删帖怎么办呢?
污染信息流和权重。
本日上午,“ 拼多多 ” 已经上了热搜。
但当你搜索 “ 拼多多 ” 之后,并不会出来干系,而是整屏幕的拼多多广告页面。
由于拼多多买了这个词的广告,开屏就塞满你,百亿补贴值得拥有~
你心说我往下划页面总会看到了吧?
对不起,往下划你看到的是这些 ↓
你滚两屏都看不到真正的***,知道为什么吗?
由于微博信息流是乱序,并不完备按照实时热度显示,优先显示高权重内容。
划到第 4 屏,你才能看到转评赞明显比前面那些 “ 美好的内容 ” 高的***。
知道哪里不一样吗?
前面那些内容的标签是 “ 口碑 ”。
而后面的正常内容的标签是 “ 热门 ”。
通过这种办法,你可以正当的、尽可能的让用户看到你想让他先看到的内容。
可惜,这并没有见效,人们的感情越来越激烈,骂了一整天,还出了 “ 知乎官方回答 ” 的乌龙事宜。
到这个时候,舆情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不出来说点什么已经弗成了。
但宗旨还是那句话,要尽可能的撇开关系。
以是又涌现了 “ 全网都在传拼多多回应,但拼多多官方账号并没有发 ” 的诡异一幕。
( 我这张截图截图韶光为本日的 16:58 分旁边)
这些信源有新浪财经、环球网、腾讯***、新京报、金融界等三方媒介,整洁划一,前后时差不超过 20 分钟。
那么回应的内容是什么呢?
是一张看起来并不像是回应而像是谣言的便签图。
前面提到的那些***,基本都是转述这张图片。
这大量的通稿,足以灌满每个人的搜索和信息流。
这对付成本来讲并不难,现在有无数家通稿供应商可以全平台通稿直发。
平台之全面、发布之速率,单篇价格之低廉,刷新你的认知。
当人们搜到这铺天盖地的通稿***的时候,极大的概率会认为这里面的内容全都是真的。
而妙就妙在,拼多多正主没有现身说法,微博知乎等平台官方号都没吱声。
这个回应显示鞭策了一波 “ 我们爱你,深深的惦记你 ” 的共情。
公关的祖传技能 —— 打情绪牌。
随后,又用逝者父亲的朋友圈,借逝者父亲之口来表示 “ 不要让逝者卷入舆论是非之中 ”。
这实在是非常惯用的技能了,让本家儿出来回应以相安无事,正所谓 “ 去世者为大,你们就别来多 BB 了 ”。
如果你仔细截图的话,会以为冰冷彻骨。
截图者截逝者父亲的朋友圈韶光为 “ 2 分钟前 ”。
公关极有可能刚刚与逝者父亲切磋,换来这个朋友圈。
朋友圈被发出之后,立马截图留用。
作为从业者,我很佩服这个高招。
但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大概便是鲁迅师长西席笔下的 “ 吃人 ”。
声明的末了呢,还反手辟谣,说那张代价不雅观非常扭曲的回应是谣言图。
反正这个回答已经在问题下面找不到了,谁知道到底是谣言还是自己删了呢?
去世无对证。
成本的嘴,骗人的鬼。
一些知乎用户开始反抗,表示图绝对是真的,自己亲手截的图,发状师函都行。
按照常规操作,不管是不是真的,大公司都会借用法律流程较长的特点来把这件事儿拖到猴年马月,到时候到底是不是谣言截图,已经没人在意了。
可偏偏知乎站出来了。。。
拼多多被光速打脸。
这个官方辟谣才是真正的谣言。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这个声明并非由拼多多发出,而是由海量的通稿发出了吗?
正所谓 “ 不利的代价不雅观,一定是别人说的,我们自己不可能说 ” 。
这波操作本来又是俊秀的舆论掌握手段。
可惜,由于知乎的搅局失落败了。
这就回天无力了,总不能再出一个辟谣说刚才的大量通稿关照也是谣言吧?
于是,在晚上 19:45 分旁边,拼多多终于用官方微博发声了。
图一便是前面提到的辟谣声明,没什么改动。
而图 2 是新东西,内容是 “ 关于辟谣的辟谣的辟谣 ” 。
在这个 “ 关于辟谣的辟谣的辟谣 ” 上,加入了公关舆论勾引上的常见的诸如临时工/盗号/外包商这一类喜闻乐见的元素。
你看,这是外包商干的,外包商代价不雅观扭曲,外包商思想弗成,跟拼多多可没紧要啊~
总之,真的说成假的,假的再说成真的,实在弗成了就说不知道。
无知群众的舆论方向和获取的信息,就被这么轻而易举的掌握。
这都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之前有个媒体爆料说拼多多的店铺被***行业利用变成洗钱渠道。
立时就有海量且整洁划一的通稿出来写拼多多表示不属实、这个媒体是无良营销号、为了博眼球、为了博流量而抹黑拼多多。
并且拼多多转手起诉了人家一波 “ 陵犯名誉权 ”,索赔 1000 万。
一年多往后,《 财新 》的深度稿件再次提起这件事,并且附上了公安机关给出的案件信息。
可惜,已经没人在乎了这件事儿了,也少有人能看到这个***。
而那个当年责怪拼多多店铺涉嫌洗钱的媒体,被大量通稿永久的扣上了 “ 无良营销号 ” 的帽子,不知事情经由的吃瓜群众还信以为真。
你说,恐怖不可怕?
你说,胆怯不胆怯?
上一次洗钱风波的确用公关了力量摆平了统统。
这次的加班猝去世风波,却没那么幸运了。
再刁悍的公关,再厉害的舆论把控,终有一天是要露出漏洞的。
由于谎话永久是谎话,不公之事永久是不公之事。
圈里有句话叫从来没有公关的胜利,只有经得起磨练的代价不雅观。
拼多多,叨教你的代价不雅观呢?
随便聊聊:
我便是个臭写字的,写这些东西是我能为这个事宜所贡献的最大的力量了。
大家平时上班多把稳身体吧,人是须要睡觉的,而成本永不眠 。。。
防杠声明:
1.没有确切事实表明拼多多在主不雅观上进行了操纵话题、通稿购买、信息流污染( SEO 优化 )等动作,本文只是客不雅观地呈现出了现有的结果,这些皆有可能是自然发生的巧合。文中统统关于拼多多的 “ 公关手段 ”,为本人根据行业履历的合理推测,不代表拼多多进行了事实上的操作。
2.文中对拼多多 “ 掌握舆论 ” 的形容,为本人基于客不雅观事实总结归纳出的合理推测结论,且 “ 掌握舆论 ” 指与拼多多干系的舆论。
3.文中的部分引号用法,并非指 “ 实际说的话 ”,而是指 “ 可能的潜在的内心戏 ” 或者是引号的 “ 突出强调 ”、“ 讽刺和嘲笑 ” 等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