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网安徽电科院党委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引领,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计策,在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培植落地实践中,坚持“一手抓党建、一手抓业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党建+”为赤色引擎,聚焦关键点,找准着力点,积极探索党建和业务同频共振、双升互匆匆的发展新模式。
党建+“科技创新”助力电网发展
2021年以来,国网安徽电科院党委鼓励青年党员积极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着力培养一批年事构造低、党员占比高的科技军队。该院作为公司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科研职员的均匀年事为35.3岁,党员占比52.8%。

“在国网安徽电科院特高压实验大厅内,张晨晨和团队正在调试自主研发的声纹识别技能装置,这相称于给电网设备装上了‘AI声纹识别’系统,可以更聪慧的实现电力巡检‘人工智能’。”2022年7月,中心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宣布了该项技能的运用。
“在研发过程中,我们成立党员任务区、党员示范岗,明确党员任务,勉励党员创先争优,确保党员军队在关键时候拉得出、顶得上。终极这项技能办理了两大难题,首先是人工巡检不能知足智能管控的实际需求,其次是有效降落电力设备故障发生概率,缩短故障处理和应急抢修韶光。我们是在国网系统率先办理这项难题,同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盘踞了技能高地。”谈起声纹技能,张晨晨总是自傲满满。目前,该项技能已在国网安徽、浙江、重庆等多地履行运用,累计运行40000余小时。
党建+“技能做事”推动新能源发展
“循环水发阀门已打开,水流量已达到哀求,电解槽已达到最佳运行温度,设备符合运行条件”,电科院电源技能中央滕越博士宣告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整站循环实验正式开始。7月26日,电科院电源技能中央党员做事队在氢能利用电站投运后的第20天来到站内开展整站的循环实验。
据悉,2022年7月6日,在安徽六安,海内首座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投运,该示范站是安徽公司重点打造的示范工程之一。为全力保障示范站培植,电科院电网技能中央党支部成立“氢能示范工程培植党员突击队”,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互助,共同研发兆瓦级质子交流膜电解槽、兆瓦级质子交流膜氢燃料电池等站内核心设备。
以滕越博士为代表的青年党员们牵头研究的规模化制氢综合利用系统监控及安全防护技能,保障了氢能在电站内的安全运行。同时,从示范站技能研发、设计到培植运维供应了全流程的技能支撑,有效确保氢能示范站顺利投运,助力公司新能源技能康健绿色发展。
党建+“村落庄振兴”加速村落庄培植
村落庄要振兴,电力要先行。“我们以青阳供电公司为示范点,借助公司全时空数字化平台,首次完成了配网基建工程三维数字化验收,不仅大大降落了高空作业风险,而且还提升了线路验奏效率和质量。”电科院配用电技能中央党员吴凯说道。
国网安徽电科院党委依托于各专业党支部,持续推进履行“党建+”工程,将党员的先锋模范浸染辐射到业务事情中。2022年6月22日,电科院配用电技能中央党支部赴宁国供电公司开展“联创共建”主题党日活动。实地拜访了青龙乡龙阁村落,村落庄振兴示范区、“零碳”村落庄微电网等地,现场查看“源网荷储”绿色电力驿站微电网示范项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佳构台区以及绿色用能、清洁村落庄等。该院多次与宁国供电公司开展技能互助。安徽省首台10千伏磁控智能开关、台区电器隐患预警装置、暂态录波故障指示器等科技创新成果在宁国青龙乡龙阁村落先后运用。
针对村落庄线***工巡检难的问题,电科院以“下沉式”做事,先后派出配用电技能中央党员做事队奔赴青阳公司开展技能帮扶,牵头研发的无人机巡检技能在青阳供电公司10千伏东桥114线试点运用,该线路是俏丽村落庄培植重点项目,通过无人机巡检实现了对线路杆塔的全方位巡检,避免视觉盲区,大大降落了作业风险及劳动强度,提升线路验收质量,开启了安徽省配网聪慧运维新篇章。
党建+“做事双碳”助力温室气体管理
事情的重心在哪里,党的培植就跟进到哪里。在电科院,党组织培植已经内嵌到科技创新的各个方面,在做事“双碳”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方面发挥着越来越主要的浸染。
“六氟化硫数字化管控平台能够对全过程数据开展可视化跟踪剖析,实现对六氟化硫设备全周期在线数字化监测。”电科院六氟化硫党支部布告赵跃先容,“在这项事情中,我们把重点任务压在党员肩上。党员履职担当充分发挥专业上风,通过剖析监测平台数据,为公司环保部门识别高风险温室气体排放环节供应新手段。”
今年2月15日,电科院员工朱峰在六氟化硫回收处理中央的监控大厅里跟踪剖析各项可视化数据。随着现场检修的六氟化硫回收率数据通过监测装置上传至数字化管控系统,打通了六氟化硫数字化管控平台运行的“末了一公里”。目前,该管控系统已在国网山东、冀北、宁夏等地完成试点培植。估量2023年年底在国网公司内实现六氟化硫数字化管控平台的全面覆盖,助力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和“双碳”目标实现。
党建引领发挥特色上风,赤色引擎赋能科技创新。下一步,国网安徽电科院将连续加强党建与业务双向领悟,创新打破、提质登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浸染,凝聚科技创新协力,推进科技创新迈向新台阶。(张甜、谢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