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似锦、绿意葱茏,冬日里的锦屏依然是那么俏丽动人,沿江溜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自然环境令人神清气爽,赏心悦目。
环境好、生态好,这是锦屏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武断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全方位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情的结果。
擦亮“水名片”,做优水资源

锦屏县水系发达,水能资源丰富,境内净水江干流河长57.45公里,流域面积1596.9平方公里,共收受接管大小支流147条,总长411公里,个中大的支流有乌下江、八洋河、小江、亮江4条,水资源总量9.59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29万千瓦,技能可开拓量120万千瓦,素有“水电之乡”美誉。
近年来,锦屏县结合河长制事情,政府主导发动水务、住建、环保、综正当律、公安等联合开展“清河”专项行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拓宽河道,对净水江、亮江等主干河流进行重点整治,并不断积极推进新时期河湖保护培植事情,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管理,不断提升河湖管理保护管理水平,持续推进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努力培植造福公民的幸福俏丽河湖。
聚焦“河畅”抓河岸线整治。制订出台《河流管理范围划界履行方案》,并自筹资金700余万元履行县管及50平方公里以下河道管理范围划界事情,完成岸线划界800余公里。2017年以来,清理整治河湖“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300余件,确保河流畅通无阻。
环绕“水清”抓水环境防治。以前因网箱养鱼导致三板溪库区水生态恶化严重,涌现水质变差、鱼类减少乃至灭绝的情形,锦屏县随后投入1.8亿元用于全面清理整治网箱养殖水体污染和网箱拆除补助,推动三板溪库区5278亩养鱼网箱及干系养殖设备全部拆除上岸。在城乡污水处理问题中,锦屏县建成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标以上的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厂16座,生活污水处理举动步伐不断完善,净水江省控地表水(茅坪)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水质标准。
瞄准“岸绿”抓水生态修复。锦屏县持续履行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在净水江、亮江等主流干道两侧栽种银花苗木等风景树,让“岸绿”更美更壮丽。在三板溪库区,锦屏探索建立“巡河长+河警长”机制,并在三板溪库区成立水上警务室,形成覆盖库区全域的“巡河长+河警长”巡查管理组织体系,开展守护管理和查处危害库区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近日,黔东南州2023年度全面实行河湖长制事情考察结果显示,锦屏排名全州第一,自2017年全面实行河长制以来,已连续两年(2022—2023年)蝉联全州第一,三年(2019—2021年)获评全州第二,五年获评精良等次。
此外,锦屏还环绕“读懂河长制、讲好水文化、河长的一天、治水成果”四个主题,优化升级了锦屏城区文书楼、飞山庙、河岸长廊、休憩广场、樱花步道和夜景灯光等人文景不雅观,打造了贵州省首家河长制主题公园,成功创建锦屏三江国家水利风景区、净水江锦屏段州级俏丽河湖,为去年锦屏旅游总收入36亿元注入不竭动力。
目前,该县建有大小水电站22余座,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117万千瓦,年发电25.29亿度,创税3600万元,水电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成为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家当;装机100万千瓦的三板溪水电站更是贵州省“西电东送”重点项目之一。
做足“林”文章 提升“林”效益
锦屏县林业用地面积1780781.7亩,霸占土总面积74.34%,森林覆盖率72.18%,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国南方范例的集体林区县、贵州省重点林业县,素有“杉乡林海”之称。近年来锦屏在林业上发展上做足“林”文章,不断提升林业效益。
“管绿”。以林长制为抓手,成立以县委布告、县长任双总林长,23个部门(单位)紧张卖力同道为成员的林长制事情领导小组,建立并完成挂牌县、乡(镇)林长制办公室16个,2023年全县设有县、乡、村落三级林长347人。根据“一清单五制度”完成县乡(镇)村落三级林长巡林巡查近3000人次。以“林长+护林员”网格化管护模式,压实1423个网格员和1603名生态护林员在任务网格点巡护任务,并将林长制事情纳入了县委党校的培训课程。通过不同平台宣扬,让林长制事情深入民气,全方位抓好林业体系培植、管理、巡护以及宣扬等事情。
“增绿”。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中,履行以碳汇林、水土流失落、天然林保护为重点的林木保护与修复,履行生态廊道、植树造林、森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等重点工程,加强森林管护,着力培植高质量林区。积极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事情,目前已创建国家级森林村落庄3个,省级森林州里3个、森林村落寨11个、森林人家141户,贵州省景不雅观幽美森林村落寨示范村落1个。
“护绿”。通过开展森林防灭火和林业有害生物有效防治,强化森林防火长效管理机制,开展全县森林失火风险普查,不断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监测预警、检疫预灾、防治减灾和应急反应体系培植,加大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根本举动步伐培植,不断优化调度自然保护地和***林,开展森林、草原、湿地和石漠化调查监测,不断推进林业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活绿”。以“五林经济”为发展由头,强化养鹅、铁皮石斛、油茶、山核桃、锥栗等特色家当及林业经济发展,加强林业家当链延伸,推动林业家当与一、二、三家当领悟发展,提高林业资源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林下养鹅规模及活树近野生铁皮石斛栽种规模位居全省第一,锦屏被付与“中国近野生铁皮石斛之乡”,已建成百亩基地136个,千亩基地18个,万亩基地2个。林菌0.2万亩、林药7.17万亩、林鸡累计出栏40万羽、林蜂1.4万箱。全县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森林面积达65.07万亩,景不雅观利用7.65万亩,产值完成9.648亿元,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公民的“幸福不动产”和“绿色提款机”。
12月5日,在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发文公告命名一批2023年贵州省生态文明培植示范区、“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中,锦屏县被命名为“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是锦屏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最好的诠释。
贵州日报天眼*** 吴运镇 蒋鸿琪
编辑 陈化勇
三审 王光莉
三审 沈安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