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买一个娃娃,为什么用抓娃娃机抓到更开心更>满意/h2>
作为一个娃娃机重度爱好者,我想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看法。
现在市面上娃娃机有很多,商场摆放着,有的街道路边有,电影院旁有,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每次见到总想投个币去,夹一个娃娃出来。
我觉得重点并不是里面的娃娃,而是夹的过程,和夹起来的那个瞬间是重点。

其实大多数娃娃机里那些娃娃并不值钱。出去购买的话可能也就几块钱或者是十块钱,但是用娃娃机夹的话,可能投下20个币50个币都未必能夹得起来。那为什么还有很多人那么热衷呢,我觉得其中会有一个是类似赌博的心理在里面吧。
你去做一样事情总是希望是成功的,娃娃机夹起来的那个瞬间也是成功的感觉。
总是希望能用那个夹子去战胜那个娃娃,然后这个过程还是蛮有趣的。
买一个娃娃就只是几分钟的事情,然后就拥有了那个娃娃。但是夹娃娃的过程不一样,夹娃娃的过程还蛮忐忑的,一上一下,一左一右,然后摁放下的摁纽,满怀期待希望夹起来。
但很多夹子很松,夹起来后还会掉下去,然后那个瞬间,心情也是蛮崩溃的。
夹娃娃的过程令心情大起大伏,所以很多人比较喜欢夹娃娃,而不是去购买娃娃吧。
毕竟夹娃娃机的乐趣是在过程,而不是拥有那个娃娃。
另外也有一些娃娃机里面的娃娃是很真很稀有的,外面市面买不到的。那么这样的话,那个乐趣就是在于里面娃娃了。这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帮得到题主哦。
娃娃机为什么如此火爆
过去的抓娃娃机能出现的场景,只可能是游戏厅中。而现在抓娃娃机又出现在什么地方了呢?我看到的答案是:商场超市,酒店前台,电影院,餐厅门口,KTV,运动场所。为什么这些地方都会安装这个设备呢?我个人觉得,抓娃娃机成功回归到大众消费者面前,一定是因为以下3个问题。
第一,支付更方便。大多数加载在微信订阅号,利用小程序或者服务号本身来操作。消费的最大的门槛就是支付,如果抓娃娃机还是传统的换专属游戏币,那入手率和参与度就会大打折扣。而微信支付已经是消费者最熟悉的支付方式之一。打开扫一扫,二维码关注,充值续币,选择机器开玩,简单方便。要是没有“基础设施”的前期铺设,抓娃娃的基础也不会如此好。
第二,游戏难度下降。有人说抓娃娃靠得是运气,所以必须要有运气才能成功。而且设备本身,也会影响成功率。我发现有些设备的抓钩很松,只能靠一些技巧来碰运气。有个告诉我,这个设备其实可以人工调节钩子的松紧度,越松成功率约低。关于抓娃娃,我百度了一下,有的说得有道理,有的说得也很套路。我总结一下,“试玩看松紧,抓头不抓身,抓近不抓远,下落再按钮。”
第三,娃娃具有社交属性。抓娃娃机参与度很高,但成就感很差。对比过去与现在,它过去的对手是跳舞机,赛车游戏,老虎机,对打游戏,投篮球等等。所以刺激度不够,娱乐体验感也不足。抓娃娃机的消费场景里,对手已经不再是游戏,而是共享KTV,自动售卖机等等。随着游戏难度下降,游戏者更容易抓到,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愿意主动去晒到朋友圈,唤起更多人的参与的欲望,使得你在各种“等待中”变得有意思。
我们再算个账,我们过去抓一个娃娃,可能花几十或者上百,甚至还有可能出现什么抓不到得情况。而现在呢,我平均一次消费在四五十,但最少能抓到2到3个。我并不觉得是我的技术增加了,或者说是我比原来更幸运了,而是我更愿意主动为这个场景消费,满足了个人欲望问题。
我为什么会为这个“场景”消费买单?因为我活在“焦虑”中,需要一种方式来释放压力。抓娃娃有一种赌博的心理,让大家兴奋也充满>等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