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让我仇恨终生的近视手术,希望更多人能理解近视晶体手术的风险。”王女士本以为是一场大略的近视手术,没想到却导致双眼永久性损伤,乃至还可能失落明······
仇恨终生的近视晶体手术
近日,深圳王女士向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爆料,她在爱尔眼科(300015,SZ) )旗下的深圳西柚眼科门诊部做了近视晶体手术,术后她的双眼涌现了白内障、双眼角膜水肿、双眼瞳孔不能紧缩、双方虹膜粘贴等,右眼也已因此做了白内障、角膜移植手术,目前双眼瞳孔散大不能调节而严重畏光,双眼房角狭窄乃至是关闭,可能导致往后会涌现青光眼而失落明等一系列问题。

王女士回顾,2022年1月,她在爱尔眼科旗下的深圳爱尔西柚眼科门诊部进行近视术前检讨。年夜夫和年夜夫助理(实际不具医师资格的营销职员)向她宣扬:近视ICL晶体手术大略且安全,只需在眼内植入一枚小小的隐形眼镜,不仅不会毁坏角膜,还具有可逆性,可随时取出,基本没有风险。
资料显示,深圳爱尔西柚眼科门诊部于2020年景立,从属于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是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旗下一家高端近视纠正手术中央。
图片来源:官方网站截图
在这样的宣扬之下,王女士花费28000元,选择了用度更高、号称更安全可逆的近视晶体手术。然而,手术的结果却令王女士仇恨终生。2022年3月25日,王女士接管了右眼和左眼的手术,但术后她当即反馈头疼及“忽略力”,年夜夫却表示这是正常征象。
越日,王女士的视力问题并未缓解,反而更加严重。王女士没想到,花费更高的资金做近视晶体手术,本想会更安全保险,却反而给双眼造成了损伤。“宣扬的时候他们事情职员一贯见告我,这个手术很安全,并且是可逆性的。”王女士说。
王女士后来理解到,为不雅观察手术效果,其他医院常日会选择将两只眼的手术分开两天进行。而爱尔西柚及其手术年夜夫黄春丽却在当天相隔仅几个小时,且单眼已经看不见的情形下,仍旧选择给她做另一只眼睛,导致终极两只眼睛都不能幸免于难。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她辗转多家眼科医院进行治疗,直到2023年1月做了角膜内皮移植才逐渐有了视力。右眼也历经四次手术,包括取出晶体、白内障手术、眼底手术和角膜移植手术,左眼的情形也在持续恶化。
“植入的人工晶体可以取出,取出后还是自己的眼睛,(植入晶体)就像戴上了分外的‘隐形眼镜’。不像飞秒手术,角膜切了就没有了。”王女士表示,术前事情职员如此先容,然而事实是,“后来,纵然把晶体取出,眼睛也无法回到从前”。
王女士先容,术前检讨显示,她一只眼500多度,一只眼400多度,没有眼科疾病。“我后来在中山眼科治疗时经教授奉告才知道,自己的度数并非高度近视,实在并不须要ICL手术,ICL手术是内眼手术,手术风险是比较高的。常日选择ICL的患者,度数都在八九百度乃至上千度。”王女士说,她的职业是状师,近视手术的失落败,导致她的正常生活事情很受影响。纵然经由多次手术,她的视力仍旧无法规复,生活质量严重低落,无法永劫光看资料,乃至基本都不敢开车……
爱尔眼科称系术后并发症 遭当事人回嘴
更令王女士担心的是,多位眼科年夜夫奉告其双眼很有可能因涌现青光眼而彻底失落明。两年多来,王女士称,她多次和该门诊部进行沟通,但门诊部一贯不承认是手术失落败,并且没有上市公司该有的对消费者负任务的态度,一贯不给出合理的赔偿方案。
电话采访了爱尔眼科深圳西柚眼科门诊部,事情职员表示一贯在和患者沟通,便匆忙挂断电话。
针对王女士的情形,2024年3月26日,爱尔西柚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了情形解释,表示王女士终极诊断为“面前节毒性综合征(TASS)”,为晶体植入术后的并发症,表示该门诊部开展手术的资质合法合规;同时,还曝光了王女士的状师身份。
对付“面前节毒性综合征(TASS)”的说法,王女士予以驳斥。“TASS的说法我也不认同。”王女士表示,一名不愿具名的眼科专家奉告其术后涌现的问题,符合手术中消毒剂误入眼中的情形。“我在其他医院进行后续类似治疗,开展同样手术也没涌现这个情形,以是可以打消自己的成分。”
一名眼科领域业内人士见告,根据此前《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于2022年12月破除,王女士开展手术期间该“办法”仍生效)规定,一样平常开展手术的医疗机构根据国家干系规定,须要有“定级”才能开展,未被“定级”的医院不能开展手术。
王女士于2024年2月22日、2024年3月8日,向南山区卫生康健局申请该门诊的资质信息公开,信息显示爱尔眼科西柚门诊部并未取得定级。“这不正好证明这家医疗机构不具备资格做手术吗?”王女士表示:爱尔眼科关于“该门诊部开展手术的资质合法合规”的说法,便是在撒谎。
宣扬“手术可逆等”内容被备案调查
王女士表示,她一开始也有所顾虑,但事情职员一贯强调该手术的安全性以及可逆性,而且这个手术比激光手术更贵,对她眼睛规复会更好。王女士表示,在手术前年夜夫助理给她发送的宣扬视频就有明显提到该手术的优点及可逆性。
“关于手术可逆的宣扬,在我举报投诉之后,他们就悄悄的在官网将“可逆”字眼给删除了。”登录该门诊部官网,创造已没有手术可逆的宣扬。
王女士提到,她术后涌现的一系列问题,正好证明了该院的推广宣扬便是虚假宣扬。王女士认为,眼睛是人体最主要的器官之一,且眼科手术的效果险些是不可逆的。“他们根本不明白眼睛对一个人来说有多主要,这种浮夸宣扬不仅误导了患者,还使得我们患者,在手术失落败后无法得到应有的赔偿和救治。”
据理解,目前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监管局已就“王女士投诉该医院涉嫌虚假宣扬的干系情形”进行备案调查。同时,王女士也向宝安、福田的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爱尔眼科各医院涉嫌虚假宣扬的情形,干系部门也都受理并进行备案调查。
业内人士先容,过度宣扬的手段在近视手术市场中并不罕见。部分医院为了吸引患者,每每浮夸手术效果,忽略潜在风险。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事情方案,自2024年4月至11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民生领域广告监管专项行动。
古迹“狂飙”伴随股价“跌跌不休”
近视、干眼症和白内障,是眼科医疗市场三大消费主力。据山西证券研报,2025年海内眼科医疗做事市场规模将达到2521.5亿元。这条黄金赛道上,已催生出爱尔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华厦眼科等多家上市公司。
被誉为“眼科茅台”的爱尔眼科的发展速率令人瞩目。据智研咨询报告,2022年,爱尔眼科在眼科医疗做事市场拥有市场份额约11.3%,居行业第一。8月24日,爱尔眼科表露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05.45亿元,上半年营收增速降至2.86%,实现归母净利润20.56亿元,同比增长19.71%。
在2024年中期报告中,爱尔眼科提示商誉减值风险称,如果并购的标的资产经营状况未达预期,则存在商誉减值风险,从而对上市公司损益造成不利影响。截至2024年6月末,爱尔眼科合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超过15亿元。
资料显示,2021年7月1日,爱尔眼科股价最飞腾至42.49元,从上市时市值仅有40亿元一度狂飙到3800亿元,累计涨幅近100倍,一度成为成本市场最为金贵的“眼茅”。但自2021年7月后,爱尔眼科股价开始下跌,如今已跌去七成,截止9月6日收盘,爱尔眼科报价9.31元/股,市值868.35亿。
大手笔收购民营医院 旗下医院频被投诉惩罚
近视手术在海内已有约30年的历史。数据统计,中国有超6亿人视力不良,加上年事干系眼病,有近8亿患者。并且由于人口老龄化、用眼强度加剧等缘故原由,市场需求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然而,在这个繁荣的市场背后,却隐蔽着诸多问题和隐患。一名业内人士透露,论利润。骨科比不过牙科,牙科比不过眼科。
根据爱尔眼科2023年年报,从2022年到2023年,研发用度3.34亿元增长22.75%,发卖用度从15.5亿元升至19.6亿元,个中,广告及业务宣扬费从7.2亿元升至9.37亿元,为个中占比最多的用度。个中,管理用度中人工用度支出最大,为12.9亿元,发卖用度中广告及业务宣扬费占比最大,为9.37亿元。
从发卖用度的大幅增长也可以看出,爱尔眼科在营销方面的投入巨大。
资料显示,爱尔眼科近些年不断扩展。从2000年收购长沙钢厂职工医院,作为爱尔眼科的首家医院,到2023年末建成辐射至环球的875家医院、诊所,爱尔眼科由仅有一台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仪,扩展成为全国唯一眼科连锁龙头。
7月29日晚间,爱尔眼科表露公告,准备一口气吞下虎门爱尔等35家眼科医院控股权,对价合计8.98亿元。
通过天眼查查询,爱尔眼科旗下多家医院近年来已受到超过至少130条行政惩罚,涉及不正当竞争、违法广告、利用劣质药品等问题。有医疗行业人士见告,爱尔眼科热衷于收购下沉市场眼科医院,很难规范管理,门店资质层次不齐,如果不加强风雅化管理,提高医疗做事质量,对患者就医来说不一定是好事。
京师(深圳)状师事务所状师朱炳佳认为,一些医院为了追求利润,过度宣扬手术效果,忽略患者安全。同时,一些不具备资质的年夜夫也参与得手术中来,进一步增加了手术的风险。这些问题不仅危害了患者的利益,也影响了全体行业的形象和发展。“而如何让如此弘大需求市场的眼科医疗做事更加安全,不仅拷问着诸多眼科医疗机构的良心与底线,也是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