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安全这个行业的前景怎么样
欢迎关注我,一个程序员老司机,和你分享编程、运营、需求等等经验和趣事。
恰好我就是一个WEB程序员,现在分享一些这个行业的信息给你,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抉择。
很少有公司请专门的安全工程师
在WEB这个行业很特殊,目前至少大部分中小互联网公司都不会考虑提供一个专门的关于安全的岗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安全这块需要的知识面非常多,大部分服务器都是LINUX的,所以需要了解Linux系统方面的知识、网络基础方面、TCP协议底层方面、各种工具原理方面等等,就拿一个非常著名的DDOS攻击,估计都让很多人都疼。

将安全委托给第三方
我们购买阿里云、腾讯云的服务器时,会发现这些服务器都会提供各种各样的安全保障,这也得到了很多企业的认可,毕竟大公司嘛,做安全肯定不是一个人,肯定是很多很多人在做,这或许是很多互联网公司不设这个岗位的最大原因。
一些后端程序员身兼安全员
除了上面的两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后端程序员在安全方面还是有很多解决办法的,所以他们除了充当程序员,也充当安全员。
现在web安全行业的培训比较多,而培训出来的人已经初步具备了挖掘漏洞的能力,这比野路子学习web安全的人已经具有了优势。但是野路子学习web安全的人,因为是自学成才,所以自学能力比大部分培训的人强,知识面也更广。总的来说,web安全这个行业还是需要很多人才的,但现在更需要具备二进制安全研究能力的web安全人员。
Node.js是否会取代PHP
what? 你问这个问题其实等于没啥含义 Node.js取代PHP?这个根本不>大概/p>
PHP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很多大型网站都经过了检验,积累了很多调优和排错的经验,nodejs虽然也在很多大流量高并发的场景下使用了,但分享出来的经验并不多
PHP是世界排行榜上面第六的语言,火了这么多年还是有优势的
PHP技术在一线城市技术一般的能达到15K-35K 后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想要学习PHP技术或者想要加入程序员这个行列的同学,都可以关注我头条号获取学习教程,私信我关键词:PHP
获取方式:
还是老规矩:一个评论一个名额,在文章底部的评论区留下你们的评论并且转发哦,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来过PHP架构师之路的都知道!
1. 首先在头条右上角点击关注,关注PHP架构师之路
2、评论后私信关键词:PHP 或者 php
ps:没有经过手机验证或者是极速版头条、por版本头条都没有私信功能!
请注意:新文章出来之后,旧的资源就截止了,之前的资源我会删掉,想要获取之前的教程按照步骤操作就可以,有不同意见的欢迎在留言区讨论
不会的
Node.js 教程原文:codingdict.com/article/3492
Node.js是运行在服务端的JavaScript。Node.js是一个基于Chrome JavaScript运行时建立的一个平台。Node.js是一个事件驱动I/O服务端JavaScript环境,基于Google的V8引擎,V8引擎执行Javascript的速度非常快,性能非常好。
PHP超文本预处理器(PHP)是一种编程语言,它允许Web开发人员创建与数据库交互的动态内容。PHP基本上用于开发基于Web的软件应用程序。本教程可帮助您使用PHP构建您的基础。原文:codingdict.com/article/7816
不会。
其实你可以这样想,Python会取代PHP吗?答案一样是不会。
其实不同语言的使用场景不一样,不同项目技术选型不一样,比如你接到一个web项目,现在做的是第一个版本,不考虑扩展(后面直接迭代),又要求你快速实现,这个时候你会选用JAVA来实现还是PHP来实现?我的选择是PHP;但是当项目需要考虑扩展跟维护时,选择又不一样了,虽然PHP也可以做到可维护性很高,但是我觉得JAVA在这方面还是更好一些,这时候我会选择JAVA。
所以node也是一样,适用的场景不一样,据我所了解(node以前玩过,但是没深入了解),node是用于高I/O、少业务逻辑的场景,当在这种场景下,如果你会node,那就用呗。
任何事不要太绝对,没有什么不可能,记住一切皆有可能。PHP没落是迟早的事,js有一统前后端的趋势,10年前有谁能想到js能开发后端服务,同样谁又能断定未来10年内,甚至5年内js不能在后端领域快速发展,一举超越PHPjsp等语言,占领绝大部分其他后端语言市场份额。
人工智能加持的智能硬件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如何?真的能让我们的生活更智能吗
——以下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硬件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策略规划>陈诉/span>》。
自2015年起,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创新动力减弱,产业进入了有限创新、有限增长的成熟阶段,已成型的巨大产能迫切寻觅新的增长点,掀起了新兴智能硬件的创新浪潮。虽然智能手表、智能家居、VR/AR陆续成为探索热点,也迸发出创新火花,但迄今为止,业界尚未出现一个媲美手机的新平台。
2017年,伴随着人工智能与专有器件技术的共同发展,从业企业在大众消费、行业应用市场中各施所长,打磨针对细分市场和特定场景的产品与服务,智能硬件的商业化前景更加广阔,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无人机与智能家居纷纷迎来功能升级、市场扩张的发展机遇,智能应用服务也从大众消费步入行业应用。随着技术进步以及消费者观念更新,各种智能硬件产品层出不穷,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全球智能硬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全球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达到2140亿美元。
可穿戴设备尚未成熟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可穿戴设备,仍然属于技术沉淀期,在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下就过早地推向市场。数据显示,在购买智能手表的用户中,使用时间1年以内的占76.9%,而30.8%的用户持续使用时间不超过1个月,使用超过1年的用户占23.1%。
智能手表使用时间之所以如此之低,主要原因是此前各大厂商的智能手表均是手机的屏幕延伸加上部分健康功能,而未完善的功能对消费者而言显得有些鸡肋,智能手表既不可能替代手机,而健康功能也仅仅是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智能手表的定位就显得略为尴尬。
不过智能手表最主要作用依旧是主动向用户提供可浏览的信息,相比手机它的便利性更明显。其次,智能手表将为用户之间提供新的通信方式。第三,智能手表操作系统将强调连接,不仅是用户之间的连接,也是佩戴者与其他智能设备和系统之间的连接。最后,智能手表会在健康和检测潜在疾病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各大厂商对智能手表研发投入增加,智能手表在功能上趋于强大和完善,销量也将不断上升。IDC预计2018年,智能手表出货量将达到7280万块,占可穿戴设备总销量的三分之二。预计到2022年,智能表的总出货量将达到1.202亿块。
智能家居生态壁垒将>冲破/strong>
围绕家居智能硬件市场的巨大蛋糕,国内外各巨头争相竞逐金字塔顶端位置——做成开放的系统平台开放给开发者。苹果此前推出了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谷歌旗下Nest、三星旗下的Smart Things发布了新一代智能家居开放平台。国内巨头布局智能家居沿用同样的思路,华为开发HiLink,物联网创新企业Wulian推出的Wlink万联平台,腾讯宣布构建QQ、微信硬件开放平台的战略,推动智能硬件连接。
但各个产品、平台并不配套,使用方法纷繁复杂;采用的无线连接技术多种多样包括蓝牙、NFC、WiFi等并不统一;各生态之间壁垒林立,智能家庭生态系统体验差、碎片化严重因此未来亟需实现多种技术的融合、需要制定统一的生态连接标准。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使用智能家居的家庭占比极小,市场可挖掘潜力巨大。预计到2023年家居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达到93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