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功能、操作上做减法、交互顺应直不雅观感想熏染,这是我从 OriginOS 上看到的改变。
现在的手机系统做到「够用」,已经远远不足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几年手机的影像能力、充电效率等方面,都得到了极速发展,而最近的一个趋势是,各家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系统。优化基本功能、用特色功能培养起用户习气,再往上要和生态内的其它智能产品打通。这些都是为了更长尾的存量竞争,在如今手机市场中基本成为各品牌的共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纵然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我听到 vivo 要推出一个新系统时,更多的也是感到惊异。一方面钦佩他们的勇气,另一方面也很好奇:新系统能成吗?
在 OriginOS 正式发布前,极客之选(微信:GeekChoice)有机会提前体验到了它的全貌。经由一段韶光的深度体验,下面就来聊一聊我们的利用感想熏染。
全新且更自由的桌面布局
Origin 的含义是原始、本原,系统的中文名字叫原 OS,它比较原来的 Funtouch OS 并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一种全新的交互,供应另一种体验。OriginOS 把传统系统的一些功能和元素重新组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视觉和交互。
第一眼看上去,OriginOS 的主屏就和传统桌面完备不一样,图标的大小、位置都能自由编辑,有点像桌面小组件,但看上去要精美很多。它的桌面采取抽屉式设计,Dock 栏固定常用 App,从 Dock 栏上滑是全部运用和原子组件(我们后面详细先容),可以自由拖动运用到桌面。
长按图标,右下角会涌现扩展箭头,点击可以调度图标大小,有四种模式可以选择。OriginOS 的扩展图标并不是大略地放大,而是全部进行了重绘,我自己常用的 App 基本都已经完成适配。
OriginOS 的图标排列不须要遵照固定规则,可以随意排列。你是左撇子,就把图标放在桌面左边。手比较小,就放在靠下好够到的地方,非常自由。这种排列办法实际上灵感来源于华容道游戏,不同大小的滑块可以在有限空间里排列出无数种方案。借由这种理念创造出的「华容网格」,让 OriginOS 桌面有了丰富的个性玩法。
给你的壁纸加个殊效
除了图标可以玩,我以为 OriginOS 最故意思的便是新加入的「视窗风格」,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叠加在壁纸之上的殊效。单色是黑白化,模糊便是字面意思。天空相称于把景象实时变革叠加到了壁纸上,下午的时候有雨滴,多云景象能看到云层飞舞,统统都自然且直不雅观,从此多了一种看景象的办法。
光阴则是把壁纸收起,叠加真实的光影效果(是的,它会随时令、韶光变革),你的桌面就彷佛一壁墙壁,壁纸也成了真正的「壁纸」。这种设计还带来一个额外好处,便是锁屏界面再也不会有壁纸和日期笔墨重叠。这个功能之前一些第三方壁纸 App 也能实现,不过系统自带体验当然是更好的。
这几种视窗风格还能相互叠加,总之便是十分耐玩。
OriginOS 推出了全新的「行为壁纸」,花朵会随着你步数增加逐渐开放,对付不爱运动的人来说是个正向勉励,就像智好手表的奖牌一样。
原子组件:体验「零层级」交互
下面讲讲这次 OriginOS 的重点功能,原子组件。它比安卓系统上几年不变的桌面小组件,功能要强大的多。从大略的展示信息到操作交互,不同原子组件有着不同的形态。比如韶光日期便是大略展示信息,点击可以进入 App 进一步调整。相册除了可以滑动浏览图片,还能长按进行进一步操作(不用进入 App),比如将当前图片设为壁纸。景象滑动时可以看到温度变革。
上面举的这几个例子紧张是信息展示,让你不进入 App 就能获取 App 内的部分信息。有的原子组件更进一步,还能让你完成一些繁芜操作,比如日程和闹钟,直接点击+号就能语音输入指令,真的太方便了。你完备省去了根据需求去费劲找对应 App 的过程,效率得到提升。
原子组件并不但是 App 能力的延伸,它实在是根据需求把手机的各种能力进行了重新组合,最明显的一个例子便是原子随身听。先吐槽一句,现在音乐平台的版权分割太严重了,想听一首歌首先要想「哪个平台有」,我只是听个歌而已,为什么要这么累?
针对「听歌」这个大略需求,OriginOS 把多个音乐平台整合到了一起,也便是「原子随身听」。它有两种尺寸,只保留基本的播放/停息、上一首/下一首按钮,最小只占两个图标空间。想听歌随时点击就能播放,点击左边图标切换音源(目前支持 *** 音乐、喜马拉雅、i 音乐、本地音乐),不须要在 App 之间切来切去。
这个组件看起来没多繁芜,但理念是值得推广的。想想看,既然可以做原子随身听,是不是还能有原子资讯、原子舆图、原子搜索?总之便是把相同功能的不同 App 整合起来,让用户可以一步直达。
除了这种分外设计的原子组件,OriginOS 中功能附近的图标也可以相互「领悟」,比如相机 App 和镜头包,靠在一起可以合成一个组件,点击各自位置功能不变,但你探求它的过程要更直不雅观。还是畅想一下,未来这样的设计肯定会扩展到更多 App,乃至是第三方 App,这对付现在 App 孤岛化的趋势可以算是一种「拯救」。
让我们先搞清楚这样一个逻辑:桌面上的这一个个按钮(也便是现在的图标)该当是为了需求而做事的,而不是有了需求再去思考「哪个 App 可以知足」。只是现在移动互联网竞争激烈,同一个需求有无数 App 可以选择(有的是不得不用),既然屏幕越来越大、App 越来越多的现状无法改变,OriginOS 就换了条思路,根据需求去组合桌面,也便是回归「本原」。
在这样的理念下,OriginOS 还推出了「原子关照」,它是将散落在手机各处的信息,在得当的韶光推送给用户。比如快递、行程、会议,主要的韶光、状态信息会显示在组件上,一眼就能看到。当然除了自动推举,高下翻动也能查看最近的提醒。
减少点击、减少跳转
桌面布局可以回归本原,交互呢?实在全面屏时期的很多交互逻辑,与之前比较已经产生了很大变革,如何在屏幕越来越大的情形下方便单手操作、如何在同一屏中运行更多运用?基本的共有认知是,滑动手势要比点击更方便。
在原来全面屏手势的根本上,OriginOS 进一步推出了「交互池」。它把屏幕的四个边缘都利用了起来,对应不同操作,你可以自由设置竖屏、横屏下的边缘手势,覆盖基本所有的操作习气。
右侧是大拇指最随意马虎够到的区域,这里新推出了一个「超级卡包」功能,把常用快捷功能整合在了一起,锁屏、熄屏状态下能直接呼出。并且超级卡包的触发区域是能调的,先替手小的用户谢过了。
进入运用的情形下,从旁边边缘向内滑动并停顿,可以呼出「快速启动运用」,比切换多任务、返回主屏要快得多。
前面说过 OriginOS 是抽屉式设计,实际上你可以在任意全屏界面从底部左侧向上滑,呼出全部运用,这也能实现切换运用的目的,不过更大的浸染是长按运用展开「小窗」。是的,OriginOS 实在也支持小窗模式,只不过藏得比较深,且没有其它系统那样繁芜的操作逻辑。现阶段的小窗模式实在便是在功能性和易用性之间做平衡,倒也没必要说谁就比谁更强大,我只能说有便是好,之后还有调度和优化的空间。
多任务界面也有一个小优化,可以选择同屏展示四个 App 界面,不是逼迫,不喜好可以再调回来。
发力系统,vivo 瞄准未来长赛道
整合功能、操作上做减法、交互顺应直不雅观感想熏染,这是我从 OriginOS 上看到的改变。比较之前纯挚的功能罗列,他们显然有了更多的思考,也做了最大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是须要勇气的,如何说服老用户,如何吸引新用户,以及让开发者跟进。
这统统瞄准的都是未来的长赛道,是 vivo 对未来市场判断之后所做的决定,我相信也是全体行业的共识。就我个人体验而言,非常期待这些新特性在第三方 App 上的开释,以及 OriginOS 如何进化成普通用户都能接管的样子。
本文作者:刘丢丢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微信 geekpar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