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自己开发还是使用平台
大部分还是自己业务需求开发,难度不大,只是一个表现层
框架有很多,包括原生的,还有其他的一些Uni-app跨平台的,一次开发多个平台可用的,当然自己也需要针对不同终端优化。
支付宝小程序,头条小程序,百度小程序实现的功能上还是有不一样的

当然,如果功能比较通用,也有第三平台的小程序直接购买使用的,前提数据管理不在自己服务器
您说的这种情况能一起实现的话,其实是可以选择向第三方平台购买插件即可做到的。
其实蛮多第三方平台是有在***插件的,这样就节省了许多自行开发时间,相较于开荒会简单很多的,而且能够省出大部分精力去研发新功能,不必要在一些小问题上死磕,杀鸡焉用牛刀?
评价
这两种方式的话,其实各有千秋。
第三方平台的存在便是为没有开发能力的大众准备的,虽然精准方向不同,比如我司专做预约小程序的,但是此方面的需求基本都是能够达到的,相对自己开发的话,细节处难免会更完善。
新产品出来肯定是需要经过大多数人的使用,反复确定方向决定的。
新产品不能说不好,但是经验问题决定了他需要多次迭代,完善。
而第三方平台经验丰富,大多数功能都能实现。
所以选用第三方平台其实是很大众化的一个现象。
但是自主研发确实也很不错的,他所有的需求都可以自行研发,并不需要提交到第三方平台的需求库,不用排期,想到即能做。而且可发散思维点众多,并不同第三方平台一样专精,但是功能选择性更多,涉及范围更多。
况且自己研发的产品,自然更有成就感些。
但毕竟拥有自行开发能力的人是少数,也就是说,这个选择其实也只限在有此能力的人手上而已。因此,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第三方平台。
总结
第三方平台:便捷、快速、细节好评、专项>醒目/p>
自行研发:功能更贴合自身,可塑造性更强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开发一个滴滴、美团外卖、微信等app很>简朴/h2>
我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是也表达一下自己看法。
个人觉得是简单的!
第一是大数据时代,实名制和信息过于透明化。
第二,app仅仅是一个窗口,这个窗口是一个固定的模式运算。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只要算法中有这些东西,你上传了这些信息,就可以直接运算。
至于说,这种运算的软件开发困难不困难。
看看应用商店里面大大小小,品种繁多的软件,应该就知道了,一点都不难。
真正容纳他们的,其实是服务器。
首先,不管是美团也好,阿里巴巴也罢,或者是腾讯,一开始都不知道会容纳多少人,或者说,有多少人使用他们的APP,所以会经常出现死机,加载失败等现象,这种事情就是服务器不够用了,需要扩大容量。
所以,无论是阿里巴巴也好,腾讯也罢,滴滴亦是如此。
一个市场的开发,一款特殊定制的APP的出现,最先做的是抢占市场。为什么?如果说app很难做,那就慢慢做市场好了!反正别人做不出来我的APP!但事实是什么?从最早的阿里巴巴,到现在电商领域有京东,拼多多,再看单车应用大厮杀,到短***之争。
无疑说明了最关键得东西,做一个app很简单,市场才是最关键的!
今天你心血来潮开发一款风口APP,明天将会出现成百上千个具有相同功能的APP,来瓜分市场。
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砸钱。
谁砸钱多,谁的市场份额就大。
当然,还有一点,先机!
能看到先机的人,注定比别人走在前面。
当然,这跟app的设计难度什么的,关系不大。
回过头来说砸钱!
而那些少的呢,要么自己死亡,要么被吞噬。
所以,说的通俗一点,这个世界的规则一点都没有变,你想要成为王者,你就必须打败所有的对手,反过来说,这个世界没有独一无二得东西,只有竞争之后活下来的东西。
最后补充一点,提问者说的一天十万也好,一个亿也罢。
老板,或者说事投资人,关心的,不是这个APP有多难做,也不是我以后,一天要接多少单,而是关心,我能不能在这样得市场下活下去,最终脱引而出!
这才是最关键的!
毕竟,不管是多少人订单,都不过是一种算法而已。
线上的整合只要使用智能算法,就可以做到。
呵呵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光从软件本身来说,题主所列的APP不说界面与功能设计的有多好,而是整套系统架设优化的好。
假如投入100万元同样的美团类APP能承载0.5万并发已经很不错了。
客户会问,5000并发是多少?嗯,我会回答,五一节的高速差不多吧。那10000的并发呢?十一国庆的高速差不多吧?那20000的并发呢?春运的高速吧。
我们搞5000并发吧?
估计搞技术的内心一群羊驼在奔跑。
5000并发不难,难的是客户凭什么搞5000并发?5000并发有多少用户都不清楚。
好了,再打>好比/p>
搞个淘宝一样的商城多少?5万够了吧?
一般开发是够了。很多心黑的都一百多块淘来的。服务器,嗯再黑点搞个虚拟主机。
这样的配套能跑50人同时在线就不错的。
有良心的至少配个双核2G内存,2M带宽的云主机,也能扛扛几千同时在线了。话说真的有几千人同时在线,这5万也值了。
如今互联网it技术界真的被人认为是一群高级民工。要想活得有尊严首先自己尊重自己的职业。好歹也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知识分子。靠不诚信和客户的不懂忽悠的人太多了。跟没医德的医生一样让人可憎。人家把身家性命都托付了。没这个能力就不玩坑人。这句话是对那些学了两年技术就自己开公司赚钱的人说的。
软件开发是个团队协作的活儿。一两人的公司我看还是上班算了。那些几千块的活儿真的就是给不懂的傻子做的。话说这个年代有几个傻子。猪八戒,百度,淘宝大把的公司大把的推广。随便电话问个几家。基本上门儿清了。最后还是实力说话。
搞定客户不是低价,不是忽悠。而是让他内心真的信服你的实力和专业。最后除了赢得了客户与对手们的尊重,同时一定回收获财富。
这又有什么好解释的呢,题主是把中国人均教育水平想得太高了,不说985211,就是一本大学,又有几个人上过?就是在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同时,还是有很多人没上高中,大学就出来了。你让他们懂c语言?这不是强人所难吗?而且很多人喜欢使用经验推导法,一个东西一件事都是基于自己的经验来谈的,像上次花千芳和王思聪互怼,双方都基于自己的经验来谈,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我在头条上还看到有人说铁路12306比淘宝京东还简陋,我能说什么?告诉他12306在最高峰要承受每小时59亿的点击量?告诉他淘宝计算的是商品库存,12306要计算的也是票的库存,但票的库存又跟站点有关,举个例子,5个站的路程卖单程票,一个座位总共有4+3+2+1=10种票卖。但买了1种又会产生变化,(比如我了全程,那其他9种票就没了)全国何止5个站,况且我这还不算换乘。所以说到底,没什么好解释,懂的自然懂。不懂的,你说破天也没用。
微信、美团、滴滴都是行业里的佼佼者,他们的成功都是在各自的领域经过各种大战存活下来的,其难度不比传统实业小。
首先开发一款好的产品,能够适应市场又能为公司创造利润,这几点就能pass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公司。
其次,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互联网行业非常讲究兵贵神速,不舍得花钱提前布局市场是不行的,做市场推广和开发是非常烧钱的事情。即使成功如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在获取新流量上也要付出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的单客成本。而老用户也要定期采取一些优惠活动和折扣留存转化客户。
再者,就是运营和维护。之前我看有一家媒体采访***问你觉得今日头条工作人员有多少,年纪大点的阿姨说有十几个人吧一些年轻人说可能有几百人吧。
实际上,今日头条北京的总部就有好几千员工,运营抖音的分部也有几千人。加起来可能上万了,可以算是大型企业了。这里面相当一部分是工程师程序员,这也说明了做一款国民级软件到底有多难,技术含量不可为不高。
互联网行业瞬息万变,有各种机会和挑战,小公司做app可以随时调头,但是像国民级软件一个菜单栏的改变可能会给大量用户和后台维护带来数不清的麻烦,所以是很考验管理公司的团队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