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对外开放“桥头堡”,助力企业“出海淘金”、稳住外贸基本盘,烟台片区当仁不让。“之前在一些国家承包工程、项目培植的时候,须要在境外缴纳不少税款,由于我们对印度尼西亚的税收政策完备不理解,是否交税、给谁交税、怎么交税都不清楚,这对我们项目测算利润和本钱造成影响。”烟台金鹏矿业机器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张晓先容,随着“走出去”步伐加快,金鹏矿业须要大量出口选矿设备,以前办理出口退税得五天,对企业资金周转造成影响。
为保障“走出去”企业跨境合法税收权柄,烟台片区辅导企业解读中印税收协定,帮助企业免于在印度尼西亚缴纳税款1965万元,避免了双重征税。2023年企业出口退税额达1400万元,目前金鹏矿业的选矿机器、选矿技能做事已出口到环球70多个国家。
为更好地护航企业“走出去”,烟台片区聚焦“境外投资”做事创新链条,通过建立出海企业“数据库”、履行分类施政“前置辅导”、创始涉税问题快速相应渠道等新举措,推动企业境外投资高质量发展。

“自去年落地全省首个跨境税收做事同盟以来,烟台片区进一步把税务做事延伸到跨境投资全周期,持续优化国际税收营商环境。”税务局干系卖力人说。在新模式加持下,已累计帮助一批“走出去”企业享受境外税收减免3500余万元,有效办理税收争端、掩护境外税收权柄,推出的“税之家”护航企业“走出去”履历已作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在山东省推广。
不拼政策拼做事,不拼资源拼效率。近年来,烟台片区环绕便利企业跨区域经营、促进创新创业等诉求,不断推进跨区域通办互助。截至目前,跨区域通办事项扩大至人才等10余个领域、400余个事变实现互办通办。
聚焦不同地域业务系统不通问题,烟台片区率先以智能化移动“自助终端”为打破口,线上开设专栏,线下增设专窗和自助设备集成做事;聚焦跨区域通办涉及领域广、部门多问题,设置“帮办代办”专区、“异地通办”窗口,辅以专业化“帮办代办”军队,实现异地办事“一窗咨询、首接卖力、高效分流、全程帮办”。
办事更方便了,做事更严密了;效率更高了,本钱更低了,成为市场主体对烟台片区的直不雅观感想熏染。也恰是以,跨区域通办模式已沾恩2.4万余名群众,就近颁发“原产地证书”3.4万余张,开展线上“帮办代办”做事达1500余次。
创新,没有“终极版”,只有“升级版”。自贸创新,正助力企业“跑”得更快、“走”得更远……
任务编辑:王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