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昌市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抓手,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营商环境考察评价一贯稳居全省前列。宜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汪元程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宜昌21项改革纳入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试点创建,数量全省最多。特殊是环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做事,探索出了一批原创性、可复制的改革举措,收成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
汪元程表示,宜昌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追求4个“极”:
――坚持“只讲怎么办,不讲怎么难”,在行政审批上追求“极畅”。变管理思维为做事思维,推动行政审批向发展聚焦、为发展开路,重点推出3大创新举措:一是实行“只说YES,不说NO”。面对企业的诉求,哀求所有具有审批职能的行政部门不设路障设路标、不给反对给路径。二是实行智能审批。强化城市“大脑”与行业“小脑”分工协作,对接鄂汇办APP在线政务做事平台,加强电子证照共享运用、电子资料报告、数据在线核验,实现审批不见面。目前,全市106个部门423个运用系统,基本实现信息系统、数据、业务“互联互通、互享互动”。三是实行超时默认。所有的法定行政审批事变,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必须设定审批时限,一旦超时,自动默认、自动容许、自动放行。

――坚持“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在便民做事上追求“极简”。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大力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业务流程再造和系统重构,尽可能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减时限,让更多事变“一网通办”“一窗通办”“跨省通办”“一事联办”。目前,全市“一网通办”网办率达到99.3%,99.8%事变实现“最多跑一次”。345类政务做事事变实现宜昌市民之家集中做事,90%事变实现“一窗通办”。新上线运行企业缴纳税费、新生儿落户等30个“一事联办”主题做事事变,“高效办成一件事”事情履历被省委办公厅推介。
――坚持“办事不求人,实行不打折”,在政策兑现上追求“极速”。定期梳理发布惠企政策清单,并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根据企业规模、类型等主动精准推送,变过去“人找政策”为现在“政策找人”。同时,在市政务做事大厅设立惠企政策兑现窗口,实施“一窗受理、分流转办、限时办结、统一反馈”,让政策一览无余、一站兑现。
――坚持“政府更有为,市场更有效”,在要素保障上追求“极优”。市场缺位政府来补,以有为政府匆匆市场更有效。环绕破解融资难,大力实行“线上+线下”金融做事,深入开展“百行进千企”“小微企业首贷”专项行动,促进银企对接制度化,宜昌连续两年金融生态考评排名全省第一。环绕推进企业上市,我们携手中信、华泰、长江、天风等有名券商为企业供应专业化做事,市政府紧张领导专程拜访厚交所,加强沟通折衷,大力履行上市公司倍增工程。环绕加强地皮保障,新报告批准培植用地1.27万亩,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地皮1.4万亩,地皮节约集约利用事情获***督查勉励,并褒奖用地操持指标2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