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医需要读那么多的古代文献?而西医需要读那么多的最新文献特别是外国文献
说说中医,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医要读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古代文献,也要读当代名医经验著作,还要读最前沿的医学科学著作。中医作为医学科学的一部分,临床内涵与西医没什么区别,只是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中医要读中国古代文献的原因。第一,中医基本理论出自古代,读懂古代文献更容易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黄帝内经》;第二,中医的哲学基础出自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文化哲学,比如《易经》《道德经》等等;第三,中医不同于西医,她有着数千年无数医家无间断的临床观察记录,这是值得研究的,她是中华民族无比珍贵的瑰宝。
中医要读当代名医经验著作的原因。中医是一门实践的医学,她突出的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理论上的优秀绝不是真正优秀的中医,优秀中医必须要实践,而不是读了多少书和多高的文凭。当代名医经验著作是指导实践的非常必要的临床指南针,这些书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中医也要读当代最前沿的医学著作。中医同西医一样,也要与时俱进,中医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发展的,比如从丝绸之路引进中东的乳香没药番红花等药,从海上丝绸之路引进东南亚的檀香砂仁等药,到了清代又引进西药为我所用。中医始终都是开放的,就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出了一些法律法规约束了中医的发展,比如处方管理办法等,几十年被压制后中医人才匮乏,导致中医口碑变差,社会杂音不绝于耳,甚至有些文化人借黑中医出了名!
最后,再说说本文题目,这个题目应该是外行人或西医领域认识较浅的人突发灵感想出了这么个题目,缺乏对真中医人的认识。
謝謝您的邀請。在一位醫生面前回答這個問題實在是班門弄斧了。不當之處請多多包含。
中醫只是傳統經驗醫術,所以會要求閱讀甚至背誦大量的古籍。說一句廢話,個人以為中醫不具有可實驗性,也不可邏輯論證。所以,中醫不可能前途無量。事實上,幾乎所有正規院校出來的中醫師,都在運用現代醫療科技來診斷和治療。
因为中医的研究方式已经走到尽头了!只好成天把老祖宗挂出来。老祖宗知道后辈出你们这种不思进取,招摇***的玩意,坟头都得炸了。阴阳也好,五行也罢,都是朴素唯物主义对客观世界探究中的一种表述。是观测条件有限情况下的产物。经络之类的中医知识也是科技手段不足时古人试图在逻辑和宏观上对人体运行机制的一种探索。到了今时今日,放着一堆先进仪器不用,依然埋首于故纸堆中。孙思邈,李时珍要有一个显微镜,青霉素都搞出来了。还整什么肘后方。神农氏要是有各种的化验仪器还吃多自己去尝百草!老祖宗们为了推进研究吃的那些苦都给你们糟蹋完了。还好意思提传统。就像诺亚在方舟上飘着的时候,大禹在治水。开拓进取,勇往直前才是我们的传统。你们这帮挂着羊头卖狗肉的玩意不配提起我们的祖先。
西医一般来说不需要读很多文献,除非你是学科带头人,需要做技术创新或者了解新药的临床数据,绝大多数的西医照教材来就可以了。而且,所谓的西医是分科的专门西医,肝胆专看肝胆,心脏病神经病不会来看你
但中医,你既然是中医,除了中医外科,所有内科病人都觉得找你看是应该的,不觉得你只是看某个科的
所以中医天然就比西医要看更多资料
为什么中医偏向看古代书呢
因为古代有很长时间,有很多实践啊,而马克思说,没有任何理论是脱离实际的
而没有实际的临床资料,中医的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
比如,先哲医话里说,世所称中风,多因徵瘕为偏害,宜诊腹以处方。这种思想和心得,现代西医临床观察得的出来吗?
在内科杂病方面,现代西医的循证医学有天然的缺陷,那就是它的观察时间太短,就像现代西药研发一样,太多太多的西药通过了实验验证进去临床后,又被发现有未知的副作用,不得已又要被禁止使用。
如赵洪钧所言,西医不过一二百年历史,在百年前中医疗效全面超过西医,即使在现在,中医仍有不少优势病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