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木右义读什么字
杈,多音字(读音chā或chà),叉状用具 ,丫状或类似丫状,树或类似树的分支,一种用来挑柴草等的农具。树枝的分岔,树干的分枝。
中文名
杈

部首
木
五笔
SCYY
仓颉
DEI
外文名
fork of a tree; a pitchfork
详细>表明/p>
杈 chā
〈名〉
(形声。从木,叉声。本义:树干的分枝或树枝的分岔)
同本义 [branch of a tree]
杈,杈枝也。——《说文》
江东谓树枝为桠杈。——《方言》
突杈枒而皆折,又有触邪之气也。——杜甫《雕赋》
冇是什么地方的方言
冇(普通话读音mǎo) “有”的反义词。在中国各地汉语方言中都指“没有”的意思。郑码:GDLD,U:5187,GBK:83D3笔画数:4,部首:冂,笔顺编号:1325。
“冇”通“没”(或通“没有”),粤语日常使用“冇”字,所以粤语日常基本不会出现使用“没”字一词。[1]
中文名
冇
部首
冂
仓颉
KB
外文名
no
普通话读音
mǎo
仓颉造字英语简述
仓颉被认为是中国造字的始祖,他创造了语文史上具有革命性的良法。
1. 仓颉的造字对于中国文字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在古代,由于没有书写工具的发明,交流变得非常困难,特别是在长时间和远距离交流中。
仓颉的发明填补了文字沟通的空白,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2. 仓颉造字利用各种形体象形,已形成一套非常完整的文字体系。
Regardless of the Zhongwen, Hanmi's Law and Qietc,一旦习惯了它, 它就是一个无价值, 表现不精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