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月日星期,院数媒实践组前往了泰州海军纪念馆进行参不雅观学习。这座占地30多亩、展馆建筑近3000平方米、馆藏丰富的当代纪念馆,凝聚着它的紧张设计者、海军史研究专家高晓星的心血。至今,高晓星创下了设计筹建我国大陆现有5座海军馆的记录。
实践组到达海军出身地纪念馆后,远了望去,一艘巨型“战舰”映入眼帘,高大的桅杆耸入云霄,气势磅礴。浓浓的海军气息深深地吸引其实践组,让他们不禁容身欣赏, 一道水湾由西侧向北环抱海军出身地纪念馆又转向东流去,纪念馆建筑群似一艘崭新的、全副武装的战舰,停泊在海湾里。水湾又似水兵的母亲用臂膀将远航归来的骄子亲密地拥在温馨的怀抱里。蓝灰色的“舰体”上,嵌着一只巨型的象征着海军的铁锚。“舰”的中右部竖着的桅杆高约30米,下拉的三条桅绳上各国国旗迎风飘扬,既渲染了战舰的威武,又增长了一丝喜庆气氛。“战舰”的主楼和辅楼间隔处,建有18度由下而上50米的栈桥,象征着日益壮大的公民海军50年(1949年至1999年海军出身地纪念馆落成)的发展史。
我们从栈桥先登上二楼,再下到一楼,犹如先登上兵舰的甲板,而后进入内舱。“战舰”舷上的铁栏杆上挂着一只只救生圈,这些别具匠心的设计,使大家有亲登兵舰之感。这些都为他们之后的绘画创作,灵感来源有着很大的浸染。馆内陈设展出了历史文物、历史照片700余件,个中最为引人瞩目的便是楼下展厅中的一艘木帆船。这是参加过渡江战役的英雄船!
船长约13米,中宽2米,帆高约8米。这是高港区永安洲镇渔民周德宏父辈捕鱼用的船。1949年4月,周父驾渔船光荣地参加了渡江战役,谱写了一曲军民并肩战斗的凯歌。渡江胜利后,仍作捕鱼船,海军出身地纪念馆筹建时征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滚滚长江水,载的是军民同心战斗之舟,覆的是蒋家王朝没落之舟,这是历史发展的一定。这次的探访让实践组成员见识到了中国海军的威武雄姿,令众人刮目相看,让统统侵略者胆颤心惊,正是由于这种英姿,才让中国不被侵略,天下能够和平。实践组也倡议新时期的大学生能来这里参不雅观,理解民族酸楚历史,解读海军发展发展史,接管爱国主义教诲。
江苏海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笔墨:王雨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