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创造一个很故意思的征象,很多出海做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 的公司自己却不怎么用外洋的 SaaS 工具。
如果问什么缘故原由,两个字:嫌贵。
你把软件卖给别人的时候,你没嫌贵,你自己买软件的时候,你以为贵了?这不是很抵牾嘛。

以是我认为做 SaaS 出海的公司,非常有必要自己亲自熟习外洋的 SaaS 生态。
两个目的:一是培养出海的体感,只有我们自己广泛利用外洋 SaaS 的时候,才更能体会到外洋软件的生态特色,才更能理解外洋用户的行为习气,这是非常主要的一点;二是提高事情效率,很多 SaaS 利用起来会极大提升效率,让事情高效起来。
我自己利用的外洋付费软件至少有几十种,但由于很多是和我的个人兴趣干系,以是这里重点先容一些外洋办公常用的 SaaS 工具。
一、团队协作:Slack
如果一个出海创业者见告我,他的团队还在飞书、钉钉或企业微信办公,我心里面默默的会给他打上一个“土”的标签(调侃而已,无意搪突)。
我特殊受不了的便是这些办公工具的冗杂、臃肿和毫无边界,动不动便是一个公司 N 个群、一天到晚的弹个一直、“已读”功能恨不得让员工 24 小时待命……
这跟我偏好深度思考的事情习气严重不符,以是当我打仗到 Slack 的时候,一下子我的问题都被办理了:
Slack 将信息进行了分级,次要信息会被折叠进“列”里;Slack 的信息关照非常克制,且压根没有“已读功能”;Slack 的“留待往后处理”是我认为最完美的待办事项功能;Slack 可以很方便的与外洋职员建立 Group,实现异步信息沟通;Slack 取消了“群”的观点,再也没那么多群组弹弹弹了;……以是我们长期用 Slack 后,创造:它让我们更加重视信息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它让我们的发言更加寻思熟虑,而非及时相应;它让每个话题都可以被追踪,大量的“眇小任务”形成了自己的闭环;它让我们和外籍员工也实现了无障碍互换……
而我作为管理员将 Slack 设置为了“晚上 9 点后全员静音”,也避免了“卷王”影响他人安歇。
以是如果你是做出海 SaaS,强烈建议你利用 Slack。
须要分外强调一点的是:在用 Slack 的时候须要理解其背后的事理和机制,有的人哪怕用了 Slack 后还是把海内的飞书的习气给带过去,为此,我还专门写过一个内部的《Slack 利用规范》。
二、数据查询:Ahrefs 和 Similarweb
它俩作为外洋的数据查询工具或者说 SEO 工具,功能非常强大,很多出海创业者也都听说过。但很多人纠结的点在价格上,乃至我看到过不止一次大家在出海群里谈论如何购买共享账号。
的确,两个产品的包月价格换算为公民币的话都在 1000 多块钱。但我的理解是:完备没必要省这个钱,由于它所带来的代价远超于它的用度。
Ahrefs是 SEO 的紧张工具,关键词、热门页面、外链、自然流量等等的查询都须要依赖到它。
Similarweb 上可以查询到网站的流量构造、竞争对手、投放数据等等信息,可以方便我们快速的判断竞争对手的阶段和动向。
以是我认为不能单看它的用度,而是要看它的信息所能创造的代价,对付做出海 SaaS 而言,这两个产品险些是必备的。
三、团队条记:Notion 和 Craft
我曾说过,我很喜好看文档而不是 PPT。缘故原由在于“长篇大论”的文档可以很随意马虎的看出这个人的逻辑链路以及个中的漏洞,而 PPT 则可能会“粉饰”。
在文档的协作方面,我们选择的是 Craft。为什么不选 Notion?
Notion 和 Craft 的功能有很高的相似度,以是二选其一即可。
我之以是选择 Craft,是由于它更像一位“艺术家”,而 Notion 更像“工程师”(没有任何鄙视工程师的意思)。以是我早期一贯用的是 Notion,后来创造 Craft 后,便迅速把上百万字的文档迁移了过去。
我每次在 Craft 上写事情文档的时候,都会在 Unsplash 上找一张精美的风景图配上去,那种觉得很好。
四、演示协作:Gamma 和 Pitch
虽然我不喜好 PPT,但很多时候我们还是须要向他人进行演示的,这个方面我们选择的演示协尴尬刁难象是 Gamma 和 Pitch。
两个产品虽然都是做 PowerPoint 的替代品,但解题思路完备不一样。
Picth 的思路是让你可以利用它的模板和布局快速做出更精美的 PPT,而 Gamma 则是基于你的笔墨,快速的天生演示效果。
以是两个产品以不同的解题思路解答同一个问题,也充分反响了欧美公司不做 Me too 的特点。
五、在线翻译:沉浸式翻译 和 DeepL
“沉浸式翻译”是 Chrome 上的一个插件,中国团队做的,虽然从产品、设计到交互都有种乡土气息,但功能真的挺好用。它实现了对网页内容进行中英比对式的翻译,比其它翻译工具更加直不雅观,且可以磨炼我们的英文能力。
DeepL 号称自己是环球最准的翻译器,实测下来我的排序是:Chatgpt 4 = DeepL >Google 翻译>微软翻译>其它。
六、设计协作:Figma 和 Axure 10
之前我们团队也用过不少海内的设计协尴尬刁难象,但总觉得差点意思,后来比拟下来整体切换到了 Figma。
Figma 的协作和白板功能,产品体验堪称行业标杆,在用这些功能的过程中,也可以感想熏染到其团队对付设计与协作的深刻理解。
Axure 10 作为产品原型工具是又丑又贵的代表,团队版本每人每月是 49 美金。
以是我曾经多次想改换产品团队的原型工具,但找了一圈都没有创造精良的替代品,只能说是被迫利用吧。以是有谁创造好的原型工具,也麻烦推举下。
七、密码管理:1 Password
1 Password 是一款密码管理工具。
自从用了 1 Password,我险些是把密码设置的能多繁芜、就有多繁芜,这种办法可能会提高我的安全感,知足我作为产品经理的生理洁癖。
其余,外洋有大量的密钥类信息须要记录,包括信用卡、API、软件容许证、邮箱等等。一个 1 Password 就很方便地搞定。
当然,IOS 18 也出了官方的密码管理工具,我体验了下,创造很多功能还不成熟,看它将来的迭代吧。
八、Ending
我有时候会和设计师开玩笑:一个每天都是在街边摊买包包的女生,是做不了奢侈品的设计师的。
言下之意便是在奉劝团队成员们,不要总是用一些过期的、盗版的、丑陋的产品,要多用行业内顶尖的产品,多去琢磨精良产品的背后思考……
我的个人习气是常常会跑到 Product Hunt 或者 App Store 里看看新出的产品,并下载后进行体验。我也会想象,如果要做同样的产品,我大概会采纳什么解题思路、若何拆解问题、会做成什么样子……
每当我看到面前一亮或令人惊喜的巧思妙想时,都会对我产生极大的刺激和启示,这个过程充满乐趣。
本文由大家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杨精彩海条记】,微信"大众年夜众号:【杨精彩海条记】,原创/授权 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